一级特黄爽大片刺激在线|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亚洲中文字幕www网站|亚洲喷奶水中文字幕视频

      1. 2019年教師招聘考試:生物實驗

        來源:招教網(wǎng)時間:2019-01-24 17:43:15責(zé)任編輯:jiameng

        關(guān)鍵詞: 全國招教

        • 報名條件
        • 考試指南
        • 歷年考情
        • 選課報班
        專業(yè)老師在線答疑

        實驗一: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幾種細胞

        1、是低倍鏡還是高倍鏡的視野大,視野明亮?為什么?

        低倍鏡的視野大,通過的光多,放大的倍數(shù)?。桓弑剁R視野小,通過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數(shù)高。

        2、為什么要先用低倍鏡觀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觀察的物像移至視野的中央,再換高倍鏡觀察?

        如果直接用高倍鏡觀察,往往由于觀察的對象不在視野范圍內(nèi)而找不到。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鏡觀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觀察的物像移至視野的中央,再換高倍鏡觀察。

        3、用轉(zhuǎn)換器轉(zhuǎn)過高倍鏡后,轉(zhuǎn)動粗準焦螺旋行不行?

        不行。用高倍鏡觀察,只需轉(zhuǎn)動細準焦螺旋即可。轉(zhuǎn)動粗準焦螺旋,容易壓壞玻片。

        4、使用高倍鏡觀察的步驟和要點是什么?

        答:(1)首先用低倍鏡觀察,找到要觀察的物像,移到視野的中央。

        (2)轉(zhuǎn)動轉(zhuǎn)換器,用高倍鏡觀察,并輕輕轉(zhuǎn)動細準焦螺旋,直到看清楚材料為止。

        5、總結(jié):四個比例關(guān)系

        a.鏡頭長度與放大倍數(shù):物鏡鏡頭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大,而目鏡正好與之相反。

        b.物鏡頭放大倍數(shù)與玻片距離:倍數(shù)越大(鏡頭長)距離越近。

        c.放大倍數(shù)與視野亮度:放大倍數(shù)越大,視野越暗。

        d.放大倍數(shù)與視野范圍:放大倍數(shù)越大,視野范圍越小。

        實驗二 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zhì)

        一、實驗原理

        某些化學(xué)試劑能使生物組織中的有關(guān)有機化合物,產(chǎn)生特定的顏色反應(yīng)。

        1、可溶性還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麥芽糖)與斐林試劑發(fā)生作用,可生成磚紅色的Cu 2O沉淀。

        葡萄糖+ Cu ( OH )2 葡萄糖酸 + Cu 2O↓(磚紅色)+ H 2O,即Cu ( OH ) 2被還原成Cu 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2、脂肪可以被蘇丹Ⅲ染液染成橘黃色(或被蘇丹Ⅳ染液染成紅色)。淀粉遇碘變藍色。

        3、蛋白質(zhì)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作用,產(chǎn)生紫色反應(yīng)。(蛋白質(zhì)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鍵,在堿性NaOH溶液中能與雙縮脲試劑中的Cu2+作用,產(chǎn)生紫色反應(yīng)。)

        二、實驗材料

        1、做可溶性還原性糖鑒定實驗,應(yīng)選含糖高,顏色為白色的植物組織,如蘋果、梨。(因為組織的顏色較淺,易于觀察。)

        2、做脂肪的鑒定實驗。應(yīng)選富含脂肪的種子,以花生種子為好,實驗前一般要浸泡3~4小時(也可用蓖麻種子)。

        3、做蛋白質(zhì)的鑒定實驗,可用富含蛋白質(zhì)的黃豆或雞蛋清。

        三、實驗注意事項

        1、可溶性糖的鑒定

        a.應(yīng)將組成斐林試劑的甲液、乙液分別配制、儲存,使用前才將甲、乙液等量混勻成斐林試劑;斐林試劑很不穩(wěn)定,甲、乙液混合保存時,生成的Cu ( OH ) 2在70~900C下分解成黑色CuO和水;

        b. 切勿將甲液、乙液分別加入蘋果組織樣液中進行檢測。甲、乙液分別加入時可能會與組織樣液發(fā)生反應(yīng),無Cu ( OH ) 2生成。

        2、蛋白質(zhì)的鑒定

        a. A液和B液也要分開配制,儲存。鑒定時先加A液后加B液;先加NaOH溶液,為Cu2+與蛋白質(zhì)反應(yīng)提供一個堿性的環(huán)境。A、B液混裝或同時加入,會導(dǎo)致Cu2+變成Cu ( OH ) 2沉淀,而失效。

        b、CuSO4溶液不能多加;否則CuSO4的藍色會遮蓋反應(yīng)的真實顏色。

        c. 蛋清要先稀釋;如果稀釋不夠,在實驗中蛋清粘在試管壁,與雙縮脲試劑反應(yīng)后會粘固在試管內(nèi)壁上,使反應(yīng)不容易徹底,并且試管也不易洗干凈。

        3、斐林試劑與雙縮脲試劑的區(qū)別:

        實驗三:觀察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實驗原理:

        1.甲基綠和吡羅紅兩種染色劑對DNA和RNA的親和力不同,甲基綠使DNA呈現(xiàn)綠色,吡羅紅使RNA呈現(xiàn)紅色。利用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色劑將細胞染色,可以顯示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2.鹽酸能夠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同時使染色體中的DNA和蛋白質(zhì)分離,有利于DNA與染色劑結(jié)合。

        4實驗四:體驗制備細胞膜的方法

        實驗材料:人和其他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和眾多的細胞器,用這樣的紅細胞做實驗材料就只有細胞膜一種膜結(jié)構(gòu)。

        5實驗五:用高倍顯微鏡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

        一、實驗原理

        1.葉綠體的辨認依據(jù):葉綠體是綠色的,呈扁平的橢圓球形或球形。

        2.線粒體辨認依據(jù):線粒體的形態(tài)多樣,有短棒狀、圓球狀、線形、啞鈴形等。

        3.健那綠染液是專一性染線粒體的活細胞染料,可以使活細胞中線粒體呈現(xiàn)藍綠色

        二、實驗材料

        觀察葉綠體時選用:蘚類的葉、黑藻的葉。取這些材料的原因是:葉子薄而小,葉綠體清楚,可取整個小葉直接制片,所以作為實驗的首選材料。

        若用菠菜葉作實驗材料,要取菠菜葉的下表皮并稍帶些葉肉。因為表皮細胞不含葉綠體。

        三、討論

        1、細胞質(zhì)基質(zhì)中的葉綠體,是不是靜止不動的?為什么?

        答:不是。呈橢球體形的葉綠體在不同光照條件下可以運動,這種運動能隨時改變橢球體的方向,使葉綠體既能接受較多光照,又不至于被強光灼傷。

        2、葉綠體的形態(tài)和分布,與葉綠體的功能有什么關(guān)系?

        答:葉綠體的形態(tài)和分布都有利于接受光照,完成光合作用。如葉綠體在不同光照條件下改變方向。又如葉子上面的葉肉細胞中的葉綠體比下面的多,這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


        2025年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資訊
        • 學(xué)習(xí)答疑
        • 1對1指導(dǎo)
        • 筆試資料
        • 面試技巧
        • 公開講座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cè)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lǐng)取


        收藏

        復(fù)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2025年教師招聘考試備考干貨下載

        互動交流

        • 微信客服咨詢

          添加微信客服
          隨時隨地答疑解惑

          “碼”上添加
        • 歷年試題 0元下載

          6大學(xué)科,100套試題
          學(xué)練結(jié)合,查漏補缺

          “碼”上領(lǐng)取
        • 測測你是否適合當(dāng)老師

          學(xué)歷年齡分析,資格證書分析
          報考地分析,歷年考情分析

          “碼”上測試分析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

        — 登錄賬號,免費查看完整備考資料 —

        每日一練

        歷年試題

        面試寶典

        時政熱點

        歡迎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