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2020教師資格筆試備考群:點擊進群,免費獲取精品上岸資料包(綜合素質、保教知識、教育知識、學科知識)
小編近在后臺收到不少同學反饋說作文不會寫,沒有思路。別慌,今天就幫大家著重分析一下歷年國考教資中50分的作文都是如何出題的,如何審題才能不跑偏,后巧妙使用平日積累的寫作素材來提分!
試題分析及規(guī)律探尋
1.命題方式
(一)命題方式—材料作文為主,話題作文、命題作文為輔
縱觀歷年國考教師資格證中的教育寫作試題,不難發(fā)現(xiàn),無論是幼兒園、小學、還是中學教育寫作的命題方式都是以材料作文為主,只有個別年份出現(xiàn)了話題作文和命題作文。
當然材料作文主要有兩種常見的出題形式:
一是只提供材料,讓考生進行寫作。
比如 2013 年上半年的出題方式: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文章。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對教師的期望,也是他師范教育實踐的指導思想。有人說: “教師要教給學生知識,培養(yǎng)學生能力,所以‘學高’太重要了?!币灿腥苏f:“教師以育人為天職,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所以‘身正’重要?!?/span>
那么,你的看法呢?請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議論文。
【寫作指導】
像這樣的材料作文,學生就可以自選角度去進行分析和寫作,往往是范圍比較廣,靈活度也大些。
但是作為教師資格證的考試,還是應該圍繞著教師的主題進行寫作。雖然材料中是“學高”和“身正”兩方面可以擇其一,但是建議考生還是選擇兩者兼顧是好的方式。因為新型的教師不僅要能教書,還要達到較好的育人效果。
二是材料加上一定的話題或限定一定的范圍。
比如 2011 年下半年中學的出題方式:
閱讀下面面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文章。
材料 1——亞米契斯《受的教育》:倡導諒解與友愛。
材料 2—— 陶行知:“愛滿天下?!?/span>
材料 3——豐子愷在談到他的老師時說,李叔同先生是“爸爸的教育”,夏丐尊先生是“媽媽的教育”。
材料 4——冰心:“有愛就有教育”。
請聯(lián)系現(xiàn)實和自己的生活體驗,圍繞“愛與教育”,寫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論說文,題目自擬。
要求:觀點明確,分析具體,條理清晰,語言流暢。
【寫作指導】
像這樣的作文,給出了一些材料,其實目的是為了幫助考生理解“愛與教育”的深層關系。
所以,考生可以在主題明確的情況下,找出一些相關材料論證“愛與教育”關系。并且能夠提出自己的獨到觀點,做到有理有據(jù)。一般來講,話題作文和命題作文比較簡單,立意上不會出現(xiàn)偏差,所以在此就不詳細論述。
(二)考查內容——教育教學、教師話題、教育現(xiàn)象、觀點探究等。
在資格證考試全國化的大背景下,出題的材料內容也有著一定的規(guī)律。從這幾年的考試內容來看。主要分成以下幾大類:
1、教育教學類。
如 2012 年幼兒園的考題:
美國華盛頓兒童博物館墻上有句格言:“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span>
從教育角度立意,寫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寫作指導】
像這樣的考題,其實就是考查考生對幼教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以及如何將理論運用到教學實踐中。
在此類考試題目中,要做到,有一定的教育理念支持,也要有自己的明確觀點。
2、教師話題類。
如 2013 年的關于“學高”好,還是“身正”好的材料作文
(材料上文已給出)
【寫作指導】
其實本質上就是考官想通過考生寫的作文,看一下考生心里對教師這一形 象的正確認識。
像此類考題,考生在行文時一定要結合著優(yōu)秀教師的標準進行寫作,這樣才符合新型教師的標準也能契合考官想要的答案。
3、教育現(xiàn)象類。
如 2012 年下半年小學的作文:
一位母親非常重視兒子的前途,每天苦口婆心地教育兒子要努力讀書,要有禮貌,要講信用,要忠于國家……而父親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回來又常??磿?。愛子心切的母親終于忍不住說:“你別只顧你的公事和看書,你也該好好地管教管教你的兒子啊!”父親意味深長地說:“我時時刻刻都在教育兒子啊!”
【寫作指導】
這樣的材料作文很明顯是將教育現(xiàn)象轉化成一則材料,引發(fā)考生的辯證思考。
透過這則現(xiàn)象,考生要能夠分析產生此現(xiàn)象的原因,以及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也可以由家長教育孩子引申到作為教師,應該怎樣去教育學生,這樣就能將材料和考試內容進行有機結合。
4、觀點探究類。
如 2014 年下半年小學的考題:
蘇格拉底說:“快樂就是這樣的,它往往在你為著一個明確的目的忙得無暇顧及其他的時候突然來訪。”
培根說:“外在的偶然因素經常影響人的命運,但人的命運主要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span>
用規(guī)范的現(xiàn)代漢語寫作。自定立意,自擬題目,自選文體,不少于 800 字。
【寫作指導】
像這類考題,給考生提供幾個觀點,讓考生從觀點中自選角度去寫作。
要想寫好文章的前提是須對名人名言的觀點考生有自己正確的認識,從而確定文章角度和寫作思路。
例題訓練
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沒要攀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風有風的自由,云有云的溫柔,沒要模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你認為快樂的,就去尋找;你認為值得的,就去守候;你認為幸福的,就去珍惜。沒有不被評說的事,沒有不被猜測的人。不要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不要太盲目追求一些東西,做真實、樸實的自己,依心而行,無憾今生。
要求:用規(guī)范的現(xiàn)代漢語寫作,自定主題,自擬題目,不少于 1000 字。
【寫作指導】
1、審題
(1)審文體—文體不限,建議寫作記敘文或議論文,考場上以“議論文”為主。此處著重解析議論文。
(2)審題型—材料作文
(3)審要求—字數(shù)要求(1000 字及以上)
2、立意—確定文章的觀點/中心思想
這則材料的中心觀點很容易找到,材料反復強調“沒要一味地攀比”、“沒要總是模仿”、“你認為”、“做真實、樸實的自己,依心而行,無憾今生”。
因此中心觀點就是“堅持個性”、“堅持本色”“釋放自我”、“順應自我,實現(xiàn)價值”等。
3、選材
從闡述原因、舉例子、正反論證、援引觀點等方面進行搜索材料。
在分析的時候一定要“論證”,即所選取材料和論點“個性、本色、自我價值”之間的關系。
我們可以舉例子,比如舉“吾將曳尾于涂中”莊子的例子,他守著這份本心,堅持自我的準則,才在別人屢次勸他出世為官時置之不理,而是甘做一棵在清風中獨立看守月亮的大樹,寧愿自由自在地與鯤鵬齊飛,與蝴蝶共舞;還可以舉魯迅堅持自我,棄醫(yī)從文的經歷,論證其正是尋找到并堅守著自己的本質,才得以帶動了一批又一批進步青年,成為二三十年代知識分子的精神導師,成為至今依然屹立著的中國的脊梁。同樣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的孟浩然,獨守杭州的“梅妻鶴子”的林逋等都是用寂寞和自我守護了一個個浪漫的理想。類似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沒有人看到過你絕美的姿容,卻沒有人懷疑過你的美麗”的王昭君,“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的諸葛亮等都可以。
4、布局:簡單說下議論文的結構
可以從標題、引論(開頭段落)、本論(中間部分)、結論(結尾段)入手寫作。
①標題:
只要是圍繞“堅持自我”的就行。比如“順應自我,實現(xiàn)價值”、“讓自己閃閃發(fā)光”、“我就是我”、“彰顯本色,揮灑生命之極”、“不緣身在此山中”都可以。
②開頭段落:
可以采用比喻排比式、設置懸念式、巧用題記式、名言警句式等。
③本論部分:
是作文的部分,主要通過舉例、假設、對比、條件、因果、比喻等多種方式論述文章的觀點。采用“分論點 1(觀點+例子+闡釋);分論點 2(觀點+例子+闡釋);分論點 3(觀點+實際+闡釋)”的結構模式。
④結尾:
可以采用點睛式、照應式(呼應標題、首尾照應)、引用式等進行寫作。
5、表達:
恰當應用修辭讓自己的語言亮起來,。
備考建議
1.素材積累
在備考過程中,有意識的去積累教育教學、教育名人、教育理論等相關的素材。這樣在議論文寫作的過程中,才能夠真正的做到論證充分。在素材積累過程中,注意本學科的一些教育名家的人物事跡的積累,這樣可以通過這些成功教育者的事跡,豐富自己的內容。還要積累一些名言警句,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2.辯證分析
積累素材不只是簡單的素材堆砌成一片議論文,而是要練習去分析素材,能夠根據(jù)素材的內容去思考同樣一個素材自己可以引申出哪些觀點,或者能夠使用在哪些話題上面。這樣就能夠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也可以在辯證分析中鍛煉考生的分析素材的能力。將自己整理的素材進行分類別的歸納,或者針對某一話題,進行相關素材的整合。
3.思路訓練
可以從歷年的考試試題入手,在有了一定素材積累的基礎上,設計自己的行文思路,這樣才能在短時間內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使自己在考試中的作文更加有邏輯性。整體架構起文章的框架,在頭腦中去捕捉相關的素材,這樣才能較好的完成考場作文。
4.錘煉語言
《綜合素質》里面的作文雖不要求每個考生都達到準語文教師的寫作水平,但是考生也要注意去錘煉自己的語言??梢試L試多種修辭手法穿插在文中,這樣能夠豐富自己語言的感染力,使表達更加豐富。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