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2018下半年的教師資格證備考過程中,邏輯思維能力的題目每年不論中小幼都是只考2道題,非常穩(wěn)定。但是正因為它非常穩(wěn)定,我們才不能掉以輕心,這種白送分的題一定要抓住。邏輯學是研究人的思維規(guī)律的學說,當代我們說的邏輯實際上是從西方傳播過來的,所以在語言上和理解思維方面大家可能會覺得不習慣。但是我們這里不要求大家把邏輯學都吃透,只要掌握幾個高頻考點就行,跟隨招教網小編一起來看!
一.概念理解
正式上課之前,老師要給大家拓展一下邏輯的一些基本概念。
1.概念
概念是反映客觀對象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反應客觀事物的詞句,例如:動物、植物、男人、女人等等。概念的兩個本質屬性為內涵與外延,什么意思呢?簡單的說就是一個概念里面表達了些什么東西。打個比方,牡丹花和植物這兩個概念,牡丹花就是牡丹花沒別的意思了,我們就說牡丹花的內涵大,外延小。而植物所表達的內容就多了,它還包含了茶花、梅花、茉莉花等等,我們就說植物這個概念的內涵小、外延大。根據老師剛才的分析,這里再給大家說一個問題就是,當我把牡丹花歸結為植物的時候我們稱為對牡丹花這個概念的概括,反過來把植物這個概念具體的定位牡丹花時,我們稱為這是對植物這個概念的限制。概念的限制與概括只在有種屬關系的概念里適用。這個應該好理解吧?
懂得了概念我們就再來看看概念間的關系,舉個例子:貓和狗的關系在邏輯上是全異關系;動物之于貓和狗則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全同關系,例如北京和中國的首都這兩組概念。還有一種是交叉關系,例如:大學生和黨員,有的大學生是黨員,而有的不是。
給大家看一道題:2014年硯臺-端硯(注意種屬關系:北京和故宮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硯臺與端硯是種屬關系)。這道題的題干是一個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那么我們只要從選項中找到與之相同或不同的那個唯一答案就是我沒所要的結果。
2.命題
命題是指一個判斷的語義,而不是判斷句本身,一般是陳述句。舉個例子就是“雪是白的,天是藍的”,這樣的句式我們就稱為命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命題的分類,它包含了直言命題和復言命題。我們這樣來理解:一個句子里包含只有一個判斷我們就稱之為直言命題,而包含了多個判斷的我們就叫它復言命題。我們區(qū)分他兩的時候千萬別覺得誰的句子多誰就是復言命題。舉個例子:張三和李四在本次考試中都及格了,這句話包含的意思是張三且李四都及格,這是兩個判斷,因此屬于復言命題。
二.推出
實際上,邏輯就是研究的命題與命題之間的推理規(guī)律。平時我們說的各種各樣的推出并不一定是嚴謹的,不一定是符合邏輯的。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規(guī)范的推出呢?我們先來下一個定義:如果A,那么B,且A和B都為真,則推出有效,也就是說A推出B。重點記憶常見的關聯(lián)詞有:如果那么,只有才。(注意:只有B才A等于如果A那么B)。舉例:如果你是老師,那么你一定有教師資格證或者說只有教師資格證,你才是老師。這兩句話所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
下面的內容是重點知識也是常考的內容,除了這種簡單的A推出B,我們還可以繼續(xù)推理。比如否命題的推理,就用教師資格證的例子,非A能否推出非B?如果不是老師,那么就沒有教師資格證。這樣的推理大家一聽覺得好像沒問題,但是仔細想想,我不是老師就一定沒有教師資格證嗎?另外,有教師資格證也不一定能推出是老師,還可以去干別的事。所以非A不能推出非B,不能推出A。表達成公式的話就是:A能推出B則B不能推出A且,非A不能推出非B。
但是同樣的一句話,非B能推出非A嗎?我們來看看,沒有教師資格證,就不是老師,推出合理有效,成立。所以,非B能夠推出非A。老師給大家總結了幾句口訣,大家記下來背熟,對于做題有很大的幫助:前推后(成立),否后推否前,否前肯后不能推。下面我們來看看試題的解析。
三.矛盾
1、概念:生活中的概念是指不一樣的,否定的。而在邏輯當中是所有的否定情況的集合。舉個例子:本次考試所有人都及格了,它的矛盾命題如果按照我們平時的邏輯就是所有人都沒有及格,但是邏輯中我們要注意它否定情況的集合。所有人及格,那么他的否命題是:有一個人沒及格、有一些人沒及格、所有人都沒及格。把這三句話集合起來看實際上就是有一些人沒及格,因為邏輯當中一部分包含了所有。
2、找矛盾的方法:簡單的方法就是在任意一個命題前面加一個“并非”,也就是并非A,則得出了該命題的矛盾命題。比如說:所有的人及格的矛盾命題則是并非所有的人及格了。
3、常用的矛盾關系:教資考試的邏輯題型不多,內容不多,這里就給大家列舉出常見的矛盾關系,大家在考前就把它記下來背熟,免去你們在考試時還要浪費時間推理。
之前我們講了直言命題和復言命題,常見的直言命題的矛盾命題有:所有是——有些非;所有非——有些是;某個是——某個非。相對來說比較簡單。
而復言命題的矛盾命題則有:
A或B——非A且非B,先來理解A或B的含義是,就是A和B里至少有一個,比如張三或李四去出差其含義就是張三和李四至少有一個出差,它的矛盾命題則是張三和李四連一個人都沒有去出差。這個大家能理解了吧?
A且B——非A或非B,還是剛才的例子,張三且李四都去出差,如果你要反對這句話,那么先來找它的否定情況,有張三沒去出差,有李四沒去出差,有張三李四都沒出差。我們在來把這三種情況集合,是不是我們只要確定了其中的某一個人沒去出差就足夠否定掉我的命題了?因此,我們得出了之前的結論。
A推出B的矛盾命題:A且非B。這個也能夠很好的理解,比如:我說你能按時上課不遲到,我就給你買棒棒糖,后來你說我說謊了。什么情況下你才能說我說謊了,從而反駁我剛剛那句話呢?就是你上課不遲到了,而我卻沒給你買棒棒糖。
四.性質
有一真一假,用于判斷真假問題。
做判斷真假的題目步驟:第一步找矛盾;第二步確定矛盾的兩句話章有一真一假;剩余的話可以判斷其真假。我來邊做題邊學習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