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全國招教
1.試結(jié)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說說如何通過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凸顯語文學習的實踐性?
【參考答案】
(1)學習情境的設置要符合核心素養(yǎng)整體提升和螺旋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語文學習情境源于生活中語言文字運用的真實需求,服務于解決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問題。
(2)創(chuàng)設情境,應建立語文學習、社會生活和學生經(jīng)驗之間的關聯(lián),符合學生認知水平;應整合關鍵的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體現(xiàn)運用語文解決典型問題的過程和方法。
(3)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教師應利用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語文學習資源與實踐機會,引導學生關注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等相關經(jīng)驗,增強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建設開放的語文學習空間,激發(fā)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熱情,引導學生在多樣的日常生活場景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習語言文字運用。
2.《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有這樣的表述:“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這樣的表述蘊含著幾層意思。
【參考答案】
這句表述共包含三層意思,分別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綜合性、實踐性。
(1)語言文字運用是指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打下基礎。
(2)綜合性是指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應該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設計。三者相互滲透,融為一體。目標的設計著眼于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從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第一學段是寫話,第二、三學段是習作,第四學段是習作)、口語交際、綜合學習等方面精心設計課程內(nèi)容。教師應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綜合,注重聽說讀寫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加強教學內(nèi)容的整合,統(tǒng)籌安排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3)實踐性是因為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因而,應該重視學生讀書、寫作、口語交際、搜集處理信息等語文實踐,提倡多讀多寫,改變機械、粗糙、繁瑣的作業(yè)方式,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學會學習。善于通過專題學習等方式,溝通課堂內(nèi)外,溝通聽說讀寫,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3.請結(jié)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相關內(nèi)容,簡單說說你對語文課程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問題的認識。
【參考答案】
(1)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往的素養(yǎng)。
(2)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語文學科中的口語交際鼓勵學生在各學科教學活動及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3)要引導學生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
(4)評價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應重視考察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情意態(tài)度。評價必須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讓學生承擔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并結(jié)合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表現(xiàn),綜合考察學生真實的口語交際水平。
4.《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漢語拼音教學有哪些要求?漢語拼音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具有什么地位?
【參考答案】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漢語拼音的要求是:“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diào)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漢語拼音的地位:
(1)漢語拼音幫助學生識字。學生學會了漢語拼音,借助這個工具,自己讀準字音,認識生字,從而獲得漢字的主動權,加快識字的速度,使學生在聽、說、讀、寫等實踐中識字,提高識字的質(zhì)量。
(2)漢語拼音幫助學生說好普通話。只要是漢語拼音學得好的學生,他的普通話就說得好。這是因為他們掌握了漢語拼音這個工具,能準確地掌握普通話的語調(diào)。
(3)漢語拼音幫助學生閱讀。在客觀教學中,識字量增加了,學生又掌握了漢語拼音這個工具,他們就會自覺不自覺地開始閱讀。
總之,漢語拼音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了基礎,它也必將陪伴學生不斷地學習、生活。
5.簡述《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
【參考答案】
(1)立足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程育人功能。
(2)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群,注重課程的階段性與發(fā)展性。
(3)突出課程內(nèi)容的時代性和典范性,加強課程內(nèi)容整合。
(4)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習方式變革。
(5)倡導課程評價的過程性和整體性,重視評價的導向作用。
2025年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cè)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