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全國招教 2016
【每日一練】2016年教師招聘考試心理學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練習結果,這屬于( )
A.分情況反饋 B.情境反饋
C.結果反饋 D.內在的動覺反饋
2.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后面學習的知識干擾了前面學習的知識在記憶中的保存,這種現象是( )
A.前攝促進 B.倒攝促進
C.倒攝抑制 D.前攝抑制
3.學生根據教師對“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詩句的描述,在頭腦中浮現一幅草原牧區(qū)的畫面。這種心理現象稱之為( )
A.記憶 B.注意
C.知覺 D.想象
4.根據學生回答問題時的思維方向,可把問題分為開放性問題和封閉性問題兩大類。開放性問題的突出特點是( )
A.具有固定的標準答案 B.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求同思維
C.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 D.注重知識的回憶和再現
5.如果一個學生將自己的失敗歸因于個體穩(wěn)定的不可控的內部特征時,他會產生一種( )的觀念。
A.“我太笨了” B.“我不夠努力”
C.“問題太難” D.“我運氣不佳”
6.知道某人是東北人,人們會推斷他酒量好,豪爽大氣。這是( )效應。
A.定勢 B.歸因
C.功能固著 D.光環(huán)
7.學生在解決一個問題之后,以后遇到同樣類型的問題還會采取先前的思維模式去解題。這種現象說明了( )的作用。
A.原型啟發(fā) B.定勢
C.遷移 D.功能固著
8.教師應對學生“感人之所感,知人之所覺”。這是一種( )技能。
A.期望 B.移情
C.調適 D.同化
9.學生法語學得扎實、鞏固以后,再學英語就更容易。這屬于( )
A.順向正遷移 B.順向負遷移
C.逆向正遷移 D.逆向負遷移
10.兒童的學習主要通過( )獲得。
A.動手操作 B.觀察教師
C.觀看電視 D.閱讀學習
二、簡答題
11.簡述多元智力理論。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在技能的練習中,讓學習者及時地了解自己的練習結果,有利于練習效率的提高??梢詭椭鷮W習者形成聯合,自動識別相關的線索,把一些小的步驟形成大的產生式或者步驟。這是結果反饋的作用。
2.C【解析】略。
3.D【解析】想象是人腦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題干所述現象為再造想象。
4.C【解析】略。
5.A【解析】根據韋納的成敗歸因理論可知,個體穩(wěn)定的不可控的內部特征為能力因素,因此會產生“我太笨了”的觀念。
6.A【解析】所謂定勢就是指由先前影響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識到的心理準備狀態(tài),它將支配人以同樣的方式去對待同類后繼活動。在定勢的影響下,人們會以某種習慣的方式對刺激情境做出反應。
7.B【解析】所謂定勢就是指由先前影響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識到的心理準備狀態(tài),它將支配人以同樣的方式去對待同類后繼活動。定勢是在連續(xù)活動中發(fā)生的,前面的活動經驗為后面的活動形成一種準備狀態(tài)。它使人傾向于在認識方面或外顯行為方面以一種特定的方式進行反應。
8.B【解析】移情是個人將自己的內心感受賦予他人或物,如“愛屋及烏”。教師的移情是教師將自身的情緒或情感投射到學生身上,感受到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引起與學生相似的情緒性反應,由此產生和諧的心理互動。
9.A【解析】正遷移也叫“助長性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促進作用。順向遷移是指先前學習對后繼學習產生的影響。因此,題干所述為順向正遷移。
10.B【解析】班杜拉認為,學習是個體通過對他人的行為及其強化結果的觀察,從而獲得某些新的行為反應或已有的行為反應得到修正的過程。觀察學習一般是對榜樣人物的觀察和模仿,對于兒童來說,教師是其主要觀察模仿的對象。
二、簡答
11.多元智力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的。他認為,智力由七種相對獨立的智力結構組成,包括:(1)言語智力;(2)邏輯—數學智力;(3)視覺—空間智力;(4)音樂智力;(5)運動智力;(6)人際智力;(7)自知智力。1999年,加德納又提出了第八種智力,即認識自然智力,它是認識自然,并對我們周圍環(huán)境中的各種事物進行分類的能力。后來,他又提出了第九種智力,即存在智力,指陳述、思考有關生與死、身體與心理等問題的傾向性,如人為何到地球上來,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是怎樣的,別的星球有無生命,以及動物之間能否相互理解等。
2025年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