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全國招教 2020
1.杜威“教育即生活”體現在德育當中( )。
A.說服教育
B.事實說服教育
C.情感陶冶方法
D.實際鍛煉教育
2.教師利用學生偶像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德育方法是( )。
A.指導自我教育法
B.榜樣示范法
C.實際鍛煉法
D.陶冶教育法
3.( )是指人們對道德原則、道德規(guī)范的真誠信仰,以及由此產生的對履行道德義務的強烈的責任感。
A.道德認知
B.道德意志
C.道德規(guī)范
D.道德信念
4.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多地尊重一個人?!狈从沉说掠? )原則。
A.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
B.導向性
C.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
D.疏導性
5.桂陰小學本學期開展了兩次全校性的德育活動,一次是“文明從我做起”評比活動,另一次是“我的中國夢”演講,這種實施德育的渠道或形式屬于( )。
A.德育管理
B.德育途徑
C.德育模式
D.德育價值
6.小學生在識字階段學習的時候,常常把形似的字弄混淆,這說明小學生( )。
A.感知能力不成熟
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記憶能力不深刻
D.思維能力有欠缺
7.小學生有次考試沒有及格,回家后被家長要求每天晚上學習到12點,不讓其從事有趣的活動,屬于( )。
A.正強化
B.負強化
C.懲罰
D.消退
8.兒童在知道“菠菜”、“蘿卜”和“洋蔥”等概念之后,再學習“蔬菜”概念,這種學習是( )。
A.上位學習
B.下位學習
C.并列結合學習
D.類屬學習
9.教師不得隨意宣揚學生的缺點,不得隨意私拆、毀棄學生的信件、日記等,這是維護學生的( )。
A.榮譽權
B.人格尊嚴權
C.隱私權
D.身心健康權
10.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黃炎培
C.蔡元培
D.楊賢江
【參考答案解析】
1.D【解析】教育與生活本來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脫離教育的生活是不智慧的,脫離了生活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所以體現的是教育與實際的社會生活相結合,與德育當中實際鍛煉教育相一致。
2.B【解析】教師是學生的學習的榜樣,屬于榜樣示范法。
3.D【解析】道德信念是指人們對道德原則、道德規(guī)范的真誠信仰,以及由此產生的對履行道德義務的強烈的責任感。
4.C【解析】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教育要把對學生個人的尊重和信任與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結合起來,使教育者對學生的影響與要求易于轉化為學生的品德。
5.B【解析】德育途徑是教育者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時所選用的渠道。學校德育教育的途徑主要有:政治課及其他各科教學;班級德育工作;課外活動和校外活動;勞動與社會實踐;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工作等。
6.A【解析】小學生在識字的初級階段,容易把一些筆畫相近或相似的字讀錯,如把“入口”讀成“八口”,這說明小學生的感知能力籠統(tǒng)、不夠成熟、精確性比較差。
7.C【解析】懲罰是當有機體做出某種反應后,呈現一個厭惡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類反應發(fā)生的過程。題干中描述的是通過呈現厭惡刺激來減少小學生的不良行為,屬于懲罰,故本題選C。正強化和負強化都是增加個體好的行為,消退是不給予強化,使反應在將來發(fā)生概率會降低,在此均不合題意。
8.A【解析】上位學習是指在學生掌握一個比認知結構中原有概念的概括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題時產生的。題干中,“菠菜”、“蘿卜”、“洋蔥”概念概括水平低于“蔬菜”,因此,屬于上位學習。
9.C【解析】學生的人身權中隱私權包括:教師不得隨意宣揚學生的缺點,不得隨意私拆、毀棄學生的信件、日記等。其他課程在此均不合題意。
10.A【解析】杜威的學生,中國人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思想。
2025年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