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全國招教 2016 幼兒園
一、單項選擇題
1.從公共產品的屬性來看,學前教育具有( )
A.牟利性 B.公益性
C.階段性 D.先進性
2.孤獨、退縮、對親人沒有依戀之情,不能領會表情的含義,也不會表達自己的要求和情感。這是嬰兒孤獨癥的( )障礙。
A.行為 B.語言
C.社會交往 D.情緒
3.整個童年期基本沒有什么發(fā)展的器官系統是( )
A.神經系統 B.淋巴系統
C.運動系統 D.生殖系統
4.“寓教于樂”實際上就是幼兒教育( )的體現。
A.直接法 B.游戲化方法 C.生活化方法 D.移情法
5.在某個情景中,兒童為了完成某種目標而嘗試新的圖式或技能。這種情況皮亞杰稱之為( )
A.同化 B.順應
C.平衡 D.協調
二、判斷題
6.促進兒童的全面發(fā)展是家園合作追求的終目標。( )
7.兒童身體動作發(fā)展的先后次序為:四肢—軀干—頸部—頭部。( )
8.幼兒3~8歲期間,要幫助他們奠定的基本閱讀能力是自主閱讀能力。( )
三、簡答題
9.簡述學前兒童科學用腦的具體做法。
10.簡述學前教育學的任務。
四、案例分析題
11.四歲的阿智,相對于同齡兒童來說有不少特別之處,如:無緣無故打人、搶玩具、欺負同伴、搞破壞等。在集體活動中,阿智常會在座位上吵鬧,打斷老師的話,對正常的教學活動造成不良影響。班里一些家長為了不使孩子吃虧,就讓自己的孩子不要和阿智玩。為此,小朋友們都不喜歡和他一起游戲,阿智很孤單。經過老師的調查,發(fā)現阿智的媽媽非常溺愛孩子,平時總擔心阿智被人欺負,時常向他灌輸自己的“防衛(wèi)”理論:誰要打你,你就打他,這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犯人”,屬于“正當防衛(wèi)”。由于媽媽的這種觀念和思想滲透,養(yǎng)成了阿智“唯我獨尊”的性格。
根據案例,作為幼兒園教師,你該怎么處理?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學前教育的公益性是指學前教育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吨腥A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明確規(guī)定“我國教育是一項公益性的事業(yè)”,“教育活動須符合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營利為目的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堅持教育的公益性是我國教育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基本要求。
2.C【解析】題干中描述的現象屬于嬰兒孤獨癥的社會交往障礙。
3.D【解析】略。
4.B【解析】根據幼兒心理發(fā)展和學習特點,將教育內容游戲化,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進行學習。
5. B【解析】順應是在主體已有的圖式不能同化客體時,通過調整原有圖式或建立新圖式來適應環(huán)境。題中的兒童為了完成某種目標而嘗試新的圖式或技能,說明其自己原有的圖式無法滿足外界環(huán)境,就改變原有的圖式,順應環(huán)境。
二、判斷題
6.√【解析】略。
7.×【解析】任何一個幼兒的動作發(fā)展總是沿著“抬頭—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向成熟的。
8.√【解析】3~8歲是人的閱讀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期。在這個時期,兒童需要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形成自主閱讀的能力,在閱讀學習過程中逐漸能夠獨立思考。
三、簡答題
9.(1)利用“優(yōu)勢原則”讓學前兒童興趣盎然地投入到他所從事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前兒童對事物探究的興趣,發(fā)展其敏銳的觀察力和積極的思維能力;
(2)利用“鑲嵌式活動原則”,恰當安排學前兒童各項活動的時間、內容和方式,使學前兒童輕松地活動,動靜交替,防止興奮后產生過度疲勞;
(3)根據“動力定型”妥善安排學前兒童一日生活各環(huán)節(jié),建立起良好的生活節(jié)奏養(yǎng)成習慣,保持良好的情緒。
10.(1)總結我國學前教育的經驗,研究學前教育基本理論,引進國外學前教育的理論和實踐,以探討我國學前教育的規(guī)律及今后發(fā)展趨勢;
(2)通過對學前教育實踐的理論研究,用科學的教育觀念指導學前教育實踐,不斷提高學前教育機構和家庭的科學教育水平;
(3)學前教育學的有關基本理論,可為國家和有關部門制定學前教育的政策、措施和進行教育改革提供理論依據和策略思想。
四、案例分析題
11.(1)做思想工作,取得家園教育觀念的一致。造成阿智經常打人的主要原因是受家長所謂的“正當防衛(wèi)”論的影響,因此,老師須取得和家長認識上的一致。和家長進行交流,指出他們的“正當防衛(wèi)”論在幼兒園是不適宜的。兒童由于他們的生理、心理特點,不可能像成人一樣能用比較適宜的方法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有些兒童只是想和別人表示友好,可是,他的動作給別人的感覺就像是想侵犯別人,有些兒童不太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愿望,更多的只能依賴于動作,造成許多理解上的偏差。
(2)其次,轉移關注點,放大和鼓勵兒童的進步。阿智的攻擊性行為主要是自我控制力不強而表現出來的無意識的失控行為。針對他的這一特點,如果過分關注他,只會放大他的問題和缺點。因此,在他出現無意識失控行為時,教師應設法加以阻止,但不要斥責他,也不實施壓服教育,以免因自己的主觀臆斷而傷害他。
(3)后,改善同伴關系,逐漸改掉兒童的不良習慣。改善同伴關系,能減少阿智的焦慮情緒,也有利于他的進步。為此,教師要做到不在同伴面前損害他的自尊心,注意挖掘他的“閃光點”,有意識地樹立他在集體中的威信,讓同伴真正親近他、接納他。
2025年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