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考試《中學綜合素質》試題及答案
時間:2018-09-07 18:04:07責任編輯:jiameng
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2017 初中
- *備考沒方向?
- *考試時間不清楚?
- *成績看不懂?
- *考試內容沒有掌握?
- *拿證之后何去何從?
- *別人上岸也這么難?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備考推薦:2018年河南教師招聘考試協(xié)議班
點擊進群:518488696 河南招教交流群(群內定期分享招教資料、發(fā)布考試新信息)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
1.由于生源存在差異,某中學將學生按入學成績高低,分為快慢班,該學校的做法( C )。A.正確,有利于因材施教B.正確,有利于資源配置C.錯誤,不利于教育公平D.錯誤,不利于均衡發(fā)展2.為了改變學生從課本中找“標準答案”的習慣,劉老師經(jīng)常在課堂上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自由討論、探索答案。同事馬老師對劉老師說:“你這樣會使學生思維太發(fā)散,也浪費時間,將來考試肯定會吃虧的,我從不這樣做!”下列選擇中正確的是( B )。A.馬老師的說法合理,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績B.劉老師的做法得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C.馬老師的說法欠妥,不利于維持課堂教學秩序D.劉老師的做法欠妥,不利于保證正常教學進度3.進入初三年級后,班主任石老師把每周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用于補數(shù)學,中考時該班的數(shù)學成績名列前茅,石老師的做法( D )。A.正確,是提高學習成績的有效途徑B.正確,是提高班級聲譽的有利措施C.錯誤,不利于學生公平競爭D.錯誤,不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4.吳老師把可從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歸納、提煉為若干主題進行研究,并發(fā)表系列論文,這表明吳老師具有( A )。A.良好的教學研究能力B.良好的可從管理能力C.良好的課堂開發(fā)能力D.良好的校本研修能力5.《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城鄉(xiāng)一體化義務教育發(fā)展機制,在有些方面向農(nóng)村傾斜,下列選項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B )。A.財政撥款向農(nóng)村傾斜B.課程標準向農(nóng)村傾斜C.教師配置向農(nóng)村傾斜D.學校建設向農(nóng)村傾斜6.某初級中學違反國家有關規(guī)定向學生收取補課費,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有權責令該校退還所收費用的是( A )。A.教育行政機關B.紀檢部門C.公安機關D.物價部門7.某高中教師孫某曠工給學校教學工作造成一定損失,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學校可依法( A )。A.給予孫某行政處分B.給予孫某行政處罰C.取消孫某教師資格D.給予孫某罰款處理8.母親楊某外出打工,將15歲的兒子小強留下長期單獨居住。楊某的做法( C )。A.合法,可以改善小強的物質生活條件B.合法,可以提高小強的獨立生活能力C.不合法,不得讓不滿16周歲者脫離監(jiān)護單獨居住D.不合法,不得讓不滿18周歲者脫離監(jiān)護單獨居住9.某初中教師李某上課前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未完成家庭作業(yè),要求這部分學生完成后再進教師聽課。李某的做法( C )。A.合法,教師有管理學生的權利B.合法,教師有教育學生的職責C.不合法,侵犯了學生受教育權D.不合法,侵犯了學生的人身權10.高一學生小峰的父母不履行監(jiān)護職責,放任小峰強行索要他人財物,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權對小峰父母給予訓誡的是( B )。A.教育行政部門B.公安機關C.學校D.人民法院11.16歲的學生王某放學途中不慎將同學孫某眼部戳傷,依據(jù)《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對于該事故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主體是( D )。A.學校B.班主任C.王某本人D.王某的監(jiān)護人12.中學生程某經(jīng)常違反班規(guī),班主任張某讓其繳納“違紀金”充作班費,班主任張某的做法( C )。A.合法,教師有懲戒學生的權利B.合法,教師有管理班級的權利C.不合法,教師沒有罰款的權利D.不合法,學校才有罰款的權利13.某校實施了“師徒制”,經(jīng)驗豐富的吳老師對新入職的蔣老師進行幫助時,要做到( B )。A.尊重同行,等蔣老師請教時才進行幫助B.主動指導,和蔣老師商討并確定教學方案C.推門聽課,發(fā)現(xiàn)不妥之處及時在課堂上糾正D.充分信任,讓蔣老師獨自探索并積累教學經(jīng)驗14.晚自習時,高老師發(fā)現(xiàn)班上的一位男生在給一位女生遞紙條。高老師走上前去對他們說:“你們在干嘛?是不是在遞情書啊?現(xiàn)在可不是談戀愛的時候啊,考上大學后再談吧?!备呃蠋煹穆曇舨淮蟮瑢W們都聽到了,這兩位同學頓時羞紅了臉。關于高老師的做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A.明察秋毫,及時引導學生B.有親和力,巧妙杜絕早戀C.方法粗暴,侵犯學生隱私D.工作武斷,傷害學生自尊15.圖1是豐子愷的漫畫《某種教師》,該教師的做法( D )。36.pngA.正確,維護了知識的性B.正確,保證了教學的科學性C.不正確,違背了勤懇執(zhí)教的師德要求D.不正確,違背了探索創(chuàng)新的師德要求16.牛老師在班級管理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正確的是( A )。A.鼓勵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主動幫助學困生B.編排座位時讓學生按成績排名自己選擇C.有學生丟失東西時馬上檢查全班學生的書包D.私下告知無記名票選的“差生”并提出要求17.下列歷史故事,與曹操有關的是( B )。A.破釜沉舟B.望梅止渴C.三顧茅廬D.草木皆兵18.17世紀西方對東方進行商業(yè)壟斷貿(mào)易和殖民擴張中,一些國家紛紛建立“東印度公司”,其中英國的“東印度公司”為人熟知。下列國家中,也建立“東印度公司”的是( B )。A.德國B.荷蘭C.西班牙D.葡萄牙19.1979年為紀念某位德國化學家誕辰150周年發(fā)行了郵票(圖2),該化學家提出了苯的分子結構理論。這位化學家是( A )。0112.pngA.凱庫勒B.拉瓦錫C.法拉第D.諾貝爾20.根據(jù)我國食品衛(wèi)生法的規(guī)定,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等品質。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其中,山梨酸鉀、苯甲酸鈉是( D )。A.著色劑B.增味劑C.甜味劑D.防腐劑21.詩句“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出自《江雪》,其作者是( C )。A.王維B.韓愈C.柳宗元D.李商隱22.下列名句中,不是出自屈原《離騷》的是( C )。A.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B.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C.悼良會之永訣兮,哀一逝而異鄉(xiāng)D.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23.西安市歷史悠久,其建制在各朝各代中曾有不同名稱。下列選項中,不是其歷史名稱的是( C )。A.鎬京B.西京C.臨安D.長安24.古人有稱名、稱字、稱官職、稱籍貫以及稱謚號等習慣。有些詩文中稱岳飛為“岳武穆”,“武穆”是( C )。A.籍貫B.表字C.謚號D.官職25.巴赫是17世紀杰出的作曲家,管風琴家,其創(chuàng)作廣泛吸取16世紀以來意大利、法國等國音樂的成功經(jīng)驗,成就很高,對后世音樂發(fā)展有深遠影響。他的國籍是( A )。A.德國B.法國C.英國D.俄國26.在Excel中,數(shù)據(jù)篩選是廣泛使用的統(tǒng)計工具。下列有關其功能的表述,正確的是( B )。A.將滿足條件的記錄顯示,而刪除不滿足條件的數(shù)據(jù)B.將滿足條件的記錄顯示,而隱藏不滿足條件的數(shù)據(jù)C.將不滿足條件的記錄顯示,而刪除滿足條件的數(shù)據(jù)D.將不滿足條件的記錄顯示,而隱藏滿足條件的數(shù)據(jù)27.關于PowerPoint設計模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只限定了模板類型,辦事不受限定B.既限定了模板類型,也限定了版式C.既不限定模板類型,也不限定版式D.不限定模板類型,但限定了其版式28.下列選項中,與“重慶一直轄市”邏輯關系相同的是( D )。A.法國-法蘭西B.華盛頓-紐約C.英國-聯(lián)合國D.北京市-首都29.找規(guī)律填數(shù)字是一項很有趣的游戲,特別鍛煉觀察和思考能力,按照“2+5+7→144935”“3+5+6→184830”“4+4+9→367236”的規(guī)律,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A )。A.7+6+4→285224B.7+6+4→284270C.7+6+4→422452D.7+6+4→422824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材料:李老師是一名中學美術老師,他常常說:“美術課堂不僅要 教會學生畫畫,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更多的能力。”有一次,在和學生聊天時,李老師聽說學生家里都有不少閑置的廢舊衣物,棄之可惜,留之占地。于是,李老師組織 了“變舊為新”創(chuàng)意大賽,號召大家收集家里無用的舊衣物,將其進行改造,這一活動吸引了很多學生和家長參與,有的學生將舊衣服改成符合時尚潮流又具有 魅力的新衣服;有的學生將舊衣物裁剪成布條、布塊,制作成燈籠,小布娃等布藝飾品……學生們給舊衣物賦予了新的功能和價值,制作出繽紛多彩的作品。在教學中,李老師經(jīng)常運用繪圖技術進行視覺教學,聽音樂作畫、古詩詞意境配畫等,他還帶學生去郊外寫生。每年市里舉辦美術展覽,他都帶學生去參觀,引導 學生仔細觀察,用心體會,李老師的美術課成了學生追捧的熱門課,他個人也被稱為學校受學生喜愛的“十大明星老師”之一。問題:請結合材料,從教育觀的角度,評析李老師的教育行為。(14分)【參考答案】李老師的教育教學行為踐行了科學的素質教育觀。第一,李老師的教育教學行為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李老師在教授學生美術知識的同時,還積極組織變廢為寶等各項課余活動,拓展了學生視野和其它領域的知識,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第二,李老師的教育教學行為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成長的教育。李老師在教學中能夠綜合運用各種教育教學技術手段,引導學生觀察體會,同時開展“變廢為新”等個性化教學活動,關注學生的個性成長。第三,李老師的教育教學行為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是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李老師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第四,李老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堅持以學習者為中心,鼓勵學生參與教學,創(chuàng)設智力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與主體意識,注重學生的思維訓練和實際動手能力。剛參加工作,我就擔任高一(2)班的班主任。一個月過去了,我所帶的班自習課上基本沒有安靜的時刻,學生肆意串桌,嬉笑打鬧,紙飛機在教室內飛來飛去。我厲聲斥責,摔粉筆盒,還抓過幾個搗蛋頭罰站,讓他們寫檢查、打掃衛(wèi)生……辦法想了一個又一個,可見效甚微。隔壁楊老師班上卻總是靜悄悄的。我?guī)状螐乃麄儼嚅T前走過,都發(fā)現(xiàn)楊老師只是坐在講臺上看書,學生在安靜學習。我納悶,楊老師有什么“魔法”讓學生如此安靜?我向他詢問管理學生的方法。她微笑著說:“我其實有點不負責任呢。他們嬉鬧的時候,我不說一句話,就在那里看書。慢慢地,他們也就安靜了?!彼f得風輕云淡,可我知道,事情絕沒有這么簡單,看到我疑惑的樣子,楊老師換了一種方式跟我解釋:“我曾看過兩幅畫,都叫《安靜》。一幅畫的是一個湖,湖面平靜如鏡,湖中倒映著遠山和花草;另一幅畫的是激流直瀉的瀑布,旁邊有一棵小樹,小枝椏上有一個鳥巢,巢里一只可愛的小鳥正在酣睡。你覺得哪一幅畫更好呢?”我想了一下,回答說:“后者更好,通過直瀉瀑布與酣睡小鳥這一動一靜的細節(jié)對比,凸顯內心的靜然?!?/span>
“對啊,”楊老師笑著說,他們不是都喜歡鬧嗎?那我就來個動靜對比,一個人安靜地看書??次野舶察o靜的,他們怎么好意思再嬉鬧呢?您知道嗎?有時候安靜要比喧鬧更有力量?!蔽一砣婚_朗。
問題:請結合材料,從教室職業(yè)道德的角度,評析楊老師的教育行為。
【參考答案】
材料中楊老師的教育行為符合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相關要求,值得肯定。
首先,楊老師的行為體現(xiàn)了教書育人的道德規(guī)范。教書育人要求教師做到遵循教育規(guī)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材料中,楊老師針對學生的管理紀律方面的做法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利用動與靜對比的方式更容易引起學生注意,形成學生自律的品質。所以體現(xiàn)了教書育人的道德規(guī)范。
其次,楊老師的小額外體現(xiàn)了為人師表的道德規(guī)范。為人師表要求教師做到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為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榜樣。楊老師自己在熱鬧的課堂上安靜的看書,與學生的嬉笑打鬧形成鮮明對比。容易引起學生共鳴。向楊老師學習,符合為人師表的道德規(guī)范。后,楊老師的行為體現(xiàn)了關愛學生的道德規(guī)范,關愛學生,要求教師做到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做學生良師益友。
材料中,楊老師對于學生的嬉鬧行為能夠理解與尊重。而不是采取一味地諷刺,挖苦歧視學生,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億師學整理]這樣的尊重與理解學生的理念體現(xiàn)了關愛學生的道德規(guī)范。綜上所訴,作為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充分了解與研究學生,關愛與尊重學生。用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32.材料:
從根本的意義上來說,文學是一項尋求認同的事業(yè)——作者通過寫作來尋求理解,尋覓知音,而讀者則通過閱讀,來發(fā)現(xiàn)作者并與他們建立認同,作家通過區(qū)分 不同的讀者類型,針對特定的閱讀對象,使用相應的語言和敘事策略,為他們提供讀物,從而獲得讀者和市場的認同。但實際上,真正意義上的文學寫作,不僅考慮 現(xiàn)實的讀者,同時也在向未來和可能的讀者尋求認同。
比如說,在文學出版、印刷、傳播很不發(fā)達的古代社會中,作家們的作品在當世的傳播受 到極大的閑置。對古代的作者而言,他們的寫作大多沒有任何商業(yè)報酬,也很少有現(xiàn)實的讀者。正因為如此,他們只有對未來的讀者加以想象,才能獲得寫作的基本 動力。所謂的“文章千古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而在現(xiàn)代社會中,很多作假的寫作也向未來敞開,當時不為人知,在后世卻成為一代經(jīng)典的作品,即便是在近代 文學史上也比比皆是。所以說,文學本身就具有某種“待訪”的性質:作家有點像是在茫茫大海上建立島嶼的人,而讀者則像是航海者和旅行者。作家之所以在孤寂 中建立島嶼,當然是希望有一天能與他們的讀者相遇。
【參考答案】
(1)作者以“文學是一項尋求認同的事業(yè)”總領全文,其中“認同”是共同認可之意,在文中包含了以下幾層含義。①作者要尋覓知音,得到現(xiàn)實讀者的認同。(1分)②作者通過提供讀物獲得市場的認同。(1分)③作者在向未來和可能的讀者中尋求認同。④讀者通過閱讀建立與作者的認同。(1分)
解析:此題考察學生詞語含義理解能力以及篩選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四層含義,每層1分,共4分。
(2)文末的開放的寫作,在內涵上是與文首的文字的多層“認同”遙相呼應的。作者后得出這一結論是在三個方面展開的。(1分) 首先,面對過去,寫作要對傳統(tǒng)再確認,要有“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揚棄精神。無論是繼承、質疑和挑戰(zhàn)都是對傳統(tǒng)的重要回應(3分)其次,面對現(xiàn)實,寫作要有自己的目標受眾,滿足市場的需求,從而達到個人與社會價值的統(tǒng)一。(3分)后,面對未來,“文章千古事”寫作的動力來源于對未來讀者的想象。永遠向著未來開拓。(3分)
解析:此題考查考生句子理解的能力以及概括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共三層每層3分??偢爬ㄐ栽~語1分共10分。
三、寫作題(本大題1小題,共計50分)
3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著名演員在一次表演課上,對即將成為職業(yè)演員的學員們說:“上山的人永遠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為他們曾經(jīng)風光過;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為他們不定什么時候就能爬上來。”
根據(jù)材料所引發(fā)的思考和感悟,寫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論述文。
要求:用規(guī)范的現(xiàn)代漢語寫作。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
2025教資上岸大本營
掃碼進群,備考路上不孤獨,互幫互助,共同上岸!
點擊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