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2019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1.普通教育學所研究的課程是指( )。
A.某一學科
B.狹義的課程
C.廣義的課程
D.學生在校學習的內容
2.通過問卷、訪談等方式,有目的、有計劃地搜集研究對象有關資料,對取得的第一手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從而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尋求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這種教學研究方法是( )。
A.觀察法
B.實驗法
C.調查法
D.行動研究法
3.教師采取的有效達到教學目標的一切活動計劃,稱為( )。
A.教學策略
B.教學方法
C.教學目標
D.學習方法
4.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矛盾
B.教育者與德育內容之間的矛盾
C.受教育者與教育內容之間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
5.學校對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教師,可以由( )部門予以行政處分或者解聘。
A.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
B.所在學校
C.其他教育機構
D.教育行政部門
6.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規(guī)定,下列屬于我國基本教育制度的是( )。
A.學區(qū)教育制度
B.成人教育制度
C.教師教育制度
D.教師資格制度
7.建立班級干部輪換制度、定期評議制度、值日生制度等,體現了班級( )管理。
A.平行
B.民主
C.目標
D.常規(guī)
8.競爭有可能使一部分學生緊張和焦慮,容易忽視活動的( )。
A.積極價值
B.創(chuàng)造性功能
C.真正目的
D.內在價值和創(chuàng)造性
9.“要盡量多的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多的尊重一個人”所體現的德育原則是( )。
A.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的原則
B.知行統(tǒng)一的原則
C.尊重、信任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D.嚴格管理學生原則
10.下列有關教學評價的方法描述,錯誤的一項是( )。
A.觀察法是指在人為控制狀態(tài)下的觀察,適用于評價那些在教學中容易被量化的行為表現(如興趣、愛好)和技能性的成績(如唱歌、繪畫、體育技巧)
B.測試是常用的評價工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常插入一定量的測試內容,以使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及時掌握學生的認識水平和學習情況
C.檔案袋法是信息環(huán)境下的教學評價法,可以搜集學生的各項信息,如作業(yè)信息、考試信息、成長反思、論文等
D.調查法是指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tǒng)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的現狀和歷史狀況的資料、登記發(fā)現問題、探索教育規(guī)律的方法。
【參考答案解析】
1.C【解析】廣義的課程指為實現學校教育目的而選擇的教育內容的總和及進程安排。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涉及教學過程中老師教什么和學生學什么。它包括各門學科和課外活動。教育學所研究的課程是廣義上的課程,ABD所指課程過于片面,故不選。
2.C【解析】觀察法,為了了解事實真相從而發(fā)現某種現象的本質和規(guī)律觀察法的步驟。實驗法是教育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在嚴格的控制變量的條件下,有組織的操縱實驗措施,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方法。調查法是教育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調查法通過各種方法與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搜集研究對象或現象的材料,以發(fā)現規(guī)律性的問題,獲得研究成果。行動研究法是一種適應小范圍內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論、歸納規(guī)律,而是針對教育活動和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在行動研究中不斷地探索、改進改進工作,解決教育實際問題。根據定義,本題為調查法,選C。
3.A【解析】教師采取的有效達到教學目標的一切活動計劃,包括教學事項的順序安排、教學方法的選用、教學媒體的選擇、教學環(huán)境的設置以及師生相互作用設計等稱為教學策略。
4.D【解析】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是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
5.A【解析】《教師法》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
6.B【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十九條規(guī)定:國家實行職業(yè)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各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以及企業(yè)事業(yè)組織應當采取措施,發(fā)展并保障公民接受職業(yè)學校教育或者各種形式的職業(yè)培訓。國家鼓勵發(fā)展多種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適當形式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業(yè)務教育和終身教育。
7.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班級管理的模式。班級管理的模式有三種:班級常規(guī)管理、班級平行管理和班級民主管理?!敖嗉壐刹枯啌Q制度、定期評議制度、值日生制度等”是班級民主管理模式里建立的班級民主管理制度。
8.D【解析】競爭有可能使一部分學生緊張和焦慮,容易忽視活動的內在價值和創(chuàng)造性。
9.C【解析】“要盡量多的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多的尊重一個人”是由馬卡連柯提出來的,所體現的德育原則是尊重、信任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10.A【解析】觀察法適用于評價那些在教學中不易被量化的行為表現(如興趣、愛好、態(tài)度、習慣與性格)和技能性的成績(如唱歌、繪畫、體育技巧和手工制作)。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