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全國招教 2020
2020年教師招聘考試刷題群:946796671(點擊進群,免費獲取海量試題資源)
1.魯班因茅草劃破手這一事件引發(fā)思考而發(fā)明了鋸,這類創(chuàng)造活動的心理影響機制主要是( )
A.功能固著
B.遷移
C.定勢
D.原型啟發(fā)
2.某生學習成績較差,卻經(jīng)常在同學面前炫耀自己的父親是××級干部,以求得心理滿足,這是采用了( )這種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現(xiàn)。
A.升華
B.補償
C.退行
D.轉移
3.焦慮是由緊張、不安、焦急、憂慮、恐懼交織而成的一種情緒狀態(tài)。中學生常見的焦慮反應是( )
A.生活焦慮
B.睡眠障礙焦慮
C.交友焦慮
D.考試焦慮
4.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lián)系屬于( )
A.機械學習
B.意義學習
C.接受學習
D.發(fā)現(xiàn)學習
5.成就動機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認為避免失敗者的目的是避免失敗,減少敗感,所以他們傾向于選擇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難的任務。當一項任務的成功率為50%時,他們會( )
A.可能選擇
B.猶豫不決
C.回避這項任務
D.堅決選擇
6.在確定教學目標、學習目標時,教師主要考慮的是( )
A.動機理論
B.歸因理論
C.近發(fā)展區(qū)
D.成就理論
7.下列選項中屬于情緒而不屬于情感的是( )
A.對藝術作品的欣賞
B.對祖國的熱愛
C.助人為樂的幸福感
D.高考被錄取帶來的喜悅
8.“足智多謀,隨機應變”是思維的( )品質。
A.敏捷性
B.廣闊性
C.深刻性
D.靈活性
9.人格的( )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
A.獨特性
B.整合性
C.穩(wěn)定性
D.功能性
10.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取決于( )三大要素的相互協(xié)調。
A.教師、學生、課堂情境
B.班風、紀律、學生
C.教師、教學設備、學生
D.教師、學生、紀律
【參考答案解析】
1.D【解析】原型啟發(fā)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現(xiàn)象中獲得的信息對解決當前問題的啟發(fā)。其中具有啟發(fā)作用的事物或現(xiàn)象叫做原型。作為原型的事物或現(xiàn)象多種多樣,存在于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日常生活之中。魯班因茅草劃破手這一事件引發(fā)思考而發(fā)明了鋸就屬于原型啟發(fā)。
2.B【解析】補償指是指個體利用某種方法來彌補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從而掩蓋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某生學習成績較差,卻經(jīng)常在同學面前炫耀自己的父親是××級干部,以求得心理滿足屬于心理防御機制中的補償。
3.D【解析】焦慮癥是以與客觀威脅不相適合的焦慮反應為特征的神經(jīng)癥,這將焦慮作為一種獨立的神經(jīng)癥來看。學生中常見的焦慮反應是考試焦慮。
4.B【解析】奧蘇伯爾認為意義學習的實質是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點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lián)系。
5.C【解析】阿特金森認為,個體的成就動機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力求成功的動機,另一類是避免失敗的動機。成就動機水平低的人,傾向與選擇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難的目標和課題。面對一項任務的成功率為50%時,即失敗率也為50%時,成就動機水平低的人會選擇避免的。
6.C【解析】A、B、D三個選項都是動機理論,動機理論涉及的都是動機的產(chǎn)生、影響因素等方面的內(nèi)容,這些都是在教學目標確定之后,進行教學過程設計或在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問題。教學目標的確定要考慮到受教育者的身心發(fā)展水平,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為之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7.D【解析】情緒可以由對事物單純的感知覺直接引起,較多的帶有情景性和易變性;情感則由對事物復雜意義的理解引起,較多的帶有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情緒體驗強度大,往往帶有沖動性,并伴隨明顯的外部表現(xiàn);情感則比較內(nèi)隱,較為深沉。高考帶來的喜悅由單純的感知覺引起,體驗強度大,帶有沖動性,因此它屬于情緒范疇。
8.D【解析】思維的靈活性指能靈活地思考問題。它表現(xiàn)為能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方法思考問題。
9.B【解析】人格是由多種成分構成的有機體,具有內(nèi)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識的調控。當人格結構的各方面彼此和諧一致時,就會呈現(xiàn)出健康的人格特征,否則,就會產(chǎn)生心理沖突,出現(xiàn)適應困難。所以,人格的整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
10.A【解析】教師、學生和課堂情境三大要素的相互關系,決定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
2025年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