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全國招教 2021
單選題
1.下列屬于遷移理論的是()
①形式訓練說②相同要素說③概括化理論④多元智力理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教師教學反思最主要的研究視角是()
A.以回顧學生的視角進行反思
B.通過約請同事、專家觀察自己的教學
C.通過閱讀理論文獻來反思自己的教學
D.以教師的視角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
3.兒童早期學習漢字時,對漢字字形、結構、正誤的注意,屬于()
A.有意注意
B.無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不隨意注意
4.2017年5月5日,觀看法國“前進”運動總統(tǒng)候選人馬克龍與極右翼國民陣線總統(tǒng)候選人勒龐激烈辯論的記憶屬于()
A.情景記憶
B.陳述性記憶
C.程序性記憶
D.語義記憶
5.下列關于教育起源觀點和其倡導者匹配正確的是()
A.教育的模仿說——斯賓塞
B.教育的本能起源說——孟祿
C.教育的需要起源說——楊賢江
D.教育的勞動起源說——沛西·能
多選題
6.初二學生小蕊早上起床后感覺不適,未告知父母自身的情況,仍按時去上學,導致在體育課上突然發(fā)病昏迷,家長要求學校承擔全部責任。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A.如果學校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此類事件完全可以避免
B.小蕊家長的要求是不合理的,不能將責任全部推給學校
C.學生或其監(jiān)護人知道學生有特異體質但未告知學校的,應承擔相應責任
D.學校對未成年學生不承擔監(jiān)護職責,學生父母應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E.小蕊家長的要求是合理的,學校應該承擔全部責任
7.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主要是通過()來實現的。
A.再生產勞動力
B.再生產科學知識
C.傳播一定社會的思想意識
D.構成文化本體
E.促進政治的民主化
8.教師上好一節(jié)課的基本要求包括()
A.教學內容正確
B.板書有序
C.教學目標明確
D.教學內容多樣化
9.下列哪些理論是對遺忘的解釋()
A.痕跡衰退說
B.動機說
C.干擾說
D.同化說
10.根據遷移過程中所需的內在心理機制的不同,遷移可分為()
A.同化性遷移
B.異化性遷移
C.順應性遷移
D.重組性遷移
【參考答案解析】
1.A【解析】學習遷移的基本理論有兩類:(1)早期的遷移理論包括形式訓練說、相同要素說、概括化理論和關系理論;(2)當代的遷移理論包括情境性理論和產生式理論。所以,答案選A項。
2.D【解析】站在“超自我”的視角進行反思是教學反思最主要的研究視角,也可稱為教師自傳的研究。所謂的“超自我”就是有意識地拋棄習慣和成見,以一種全新或另類的眼光看自己的過去。
3.A【解析】有意注意是有預先目的、必要時需要意志努力、主動地對一定事物所發(fā)生的注意。兒童早期學習漢字時,對漢字字形、結構、正誤的注意是有目的的,需要意志努力的,因此屬于有意注意。
4.A【解析】情景記憶是以親身經歷的、發(fā)生在一定時間和地點的事件(情景)為內容的記憶。情景記憶接受和儲存的信息和個人生活中的特定時間、地點有關,并以個人的經歷為參照。題干所述是情景記憶在實際生活中的例子。
5.C【解析】需要起源說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楊賢江。
6.BCD【解析】學生或者其監(jiān)護人知道學生有特異體質,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學校的,由此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生或者未成年學生監(jiān)護人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小蕊家長的要求是不合理的,不能將責任全部推給學校。故B、C項說法正確。學校對未成年學生沒有監(jiān)護職責,但是學校有法定的教育保護職責。學校應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學生父母應該予以配合。故D項說法正確。為了防止題干中的學生傷害事故再次發(fā)生,需要學生、家長以及學校的共同努力,A項的說法過于絕對。
7.AB【解析】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主要是通過兩個方面來實現的,即:教育再生產勞動力和教育再生產科學知識。
8.ABC【解析】上好課的基本要求包括:(1)教學目標明確;(2)教學內容準確;(3)教學結構合理;(4)教學方法適當;(5)講究教學藝術;(6)板書有序;(7)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9.ABCD【解析】心理學家對遺忘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歸納起來有五種:干擾說、消退說、同化說、提取失敗說、壓抑動機說。
10.ACD【解析】根據遷移過程中所需的內在心理機制的不同,遷移可分為同化性遷移、順應性遷移和重組性遷移。
2025年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