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全國招教 2016
一、單項選擇題
1.在北京奧運會上,很多游泳運動員穿著“鯊魚皮”的游泳衣進行比賽。這種泳衣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活動體現(xiàn)了哪種心理影響機制( )
A.心理定勢 B.功能固著 C.動機狀態(tài) D.原型啟發(fā)
2.某學生在回答“什么是圓的”的時候,說出“氣球是圓的”“宋祖英唱歌的時候嘴是圓的”。這主要體現(xiàn)了發(fā)散思維的( )
A.流暢性 B.獨特性 C.綜合性 D.多維性
3.“溫故而知新”體現(xiàn)的學習理論是( )
A.遷移論 B.效果論 C.強化論 D.認識論
4.與依從相比,認同更深入一層,它不受外界壓力控制,行為具有一定的( )
A.自覺性、主動性和穩(wěn)定性 B.積極性
C.適應性和社會性 D.內(nèi)化性和意志性
5.桑代克通過貓?zhí)映龌\子的實驗,提出了( )
A.認知學習理論 B.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
C.“聯(lián)結一試誤”學習理論 D.社會學習理論
6.認知結構遷移理論的提出者是( )
A.布魯納 B.桑代克 C.奧蘇貝爾 D.賈德
7.學習者總是把重要的新概念放在復習的開頭,并且在后對他們進行總結,這是為了利用( )
A.位置記憶法 B.首位效應或近位效應
C.復習形式多樣化原則 D.隨意識記和有意識記
8.少年期指( )
A.3~6、7歲 B.11、12~14、15歲
C.6、7~11、12歲 D.14、15~25歲
9.初中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特點不包含( )
A.普遍產(chǎn)生“成人感” B.自我評價趨于成熟
C.自我開始分化 D.自我控制能力強
10.信息在短時記憶中一般只保持( )秒鐘。
A.1~2 B.20~40 C.60~120 D.70~80
二、簡答題
1.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D【解析】原型啟發(fā)是指從其他事物上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任何一個人對某一項目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或革新,都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在開始時總要受到某種類似的事物或模型的啟發(fā)。
2.B【解析】獨創(chuàng)性又叫獨特性,是指產(chǎn)生不尋常的反應和不落常規(guī)的能力,以及重新定義或按新的方式對所見所聞加以組織的能力。
3.A【解析】“溫故而知新”體現(xiàn)了順向正遷移。
4.A【解析】與依從相比,認同更深入一層,它不受外界壓力的控制,行為具有一定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穩(wěn)定性等特點。
5.C【解析】略。
6.C【解析】略。
7.B【解析】系列位置效應就是指接近開頭和末尾的記憶材料的記憶效果好于中間部分的記憶效果的趨勢。開頭部分和結尾部分的記憶效果較好,分別稱為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而效果較差的中間部分被稱為漸近部分。
8.B【解析】心理學家將個體的心理發(fā)展劃分為八個階段:乳兒期(0~1歲)、嬰兒期(1~3歲)、幼兒期或?qū)W齡前期(3~6、7歲)、童年期或?qū)W齡初期(6、7~11、12歲)、少年期或?qū)W齡中期(11、12~14、15歲)、青年期(14、15~25歲)、成年期(25~65歲)、老年期(65歲以后)。
9.D【解析】初中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特點有:(1)初中生普遍產(chǎn)生“成人感”,獨立意識迅速發(fā)展。(2)自我開始分化。(3)自我評價趨于成熟。(4)雖然自我體驗加深,自我控制逐漸增強。但總的看來,初中生的自我調(diào)控能力還不強,常常出現(xiàn)違反紀律,出現(xiàn)偏差行為的現(xiàn)象,個別學生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10.B【解析】感覺記憶的信息貯存時間極短,大約為0.25~2秒;短時記憶的的時間很短,一般不超過1分鐘。
二、簡答題【答案要點】
1.(1)引導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與任務,是良好觀察的重要條件;(2)充分的準備、周密的計劃、提出觀察的具體方法,是引導學生完成觀察的重要條件;(3)在實際觀察中應加強對學生的個別指導,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4)引導學生學會記錄整理觀察結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寫出觀察報告、日記或作文;(5)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交流并匯報觀察成果,不斷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觀察品質(zhì)。此外,教師還應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興趣與優(yōu)良的性格特征,如學習的堅韌性、獨立性等。
2025年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