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全國招教 2023
一、單選題
1.小朋友們都在各自的興趣小組玩,唯獨小強一個人沮喪地坐在一邊。原來小強太霸道,小朋友們都不喜歡和他一起玩。老師看在眼里并沒有采取任何措施。老師的這種教育方法屬于( )
A.自然后果法
B.冷處理法
C.權利剝奪法
D.平等教育法
2.把一根棍子想象成一匹馬來騎以及“過家家”“醫(yī)院”“商店”“公共汽車”等游戲屬于( )
A.感覺機能性游戲
B.象征性游戲
C.結構性游戲
D.規(guī)則性游戲
3.5歲幼兒畫的西瓜比人大,兩排尖牙在人臉上占大部分。這段時期幼兒想象的特點是( )
A.表象符號形成
B.未掌握畫面布局
C.感覺的強調和夸張
D.繪畫技能稚嫩
4.下列不完全屬于學前兒童體育活動中基本動作的是( )
A.跑、跳、鉆
B.投擲、拉伸、攀登
C.鉆、爬、跑
D.跳、跑、爬
5.文學作品的學習對學前兒童來說意味著不同層次的學習,其中最高層次的學習是( )
A.理解具體的語言符號的意義
B.認識一定的社會生活
C.懂得一定的道理
D.感受藝術結構語言符號的不同方式
二、多選題
1.在活動課上學生因碰撞導致鼻出血,老師的正確做法是( )
A.讓孩子坐下,頭向前傾
B.讓孩子吐出口中液體
C.棉球蘸水擦血跡
D.用酒精消毒
2.下列關于“課程評價的改革”說法正確的是( )
A.新課程改革進一步強調了教育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
B.在考試方面,倡導給予多次機會、綜合應用多種方法
C.關注過程性評價,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發(fā)展中的需要
D.打破“唯學生學業(yè)成績論教師工作業(yè)績”的傳統(tǒng)做法
3.幼兒不斷改變自身的認知結構,這其中涉及的三個基本過程是( )
A.同化
B.順應
C.融合
D.平衡
4.排序是幼兒數(shù)學教育中的重要內容,排序活動能促進幼兒( )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A.守恒性
B.可逆性
C.傳遞性
D.雙重性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規(guī)定教師要履行的義務有( )
A.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yè)道德,為人師表
B.制止有害于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
C.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yè)務水平
D.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E.對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參考答案解析】
一、單選題
1.A【解析】以自然教育理論為依據(jù),盧梭在道德教育上提出了“自然后果法”。他強調對于幼兒的過失,不必加以責備和處罰,而要利用幼兒過失所造成的自然后果,使他們自食其果,從而使他們認識其過失并予以改正。
2.B【解析】象征性游戲是處于前運算階段(2~7歲)兒童常進行的一類游戲。它是把知覺到的事物用它的替代物來象征的一種游戲形式。
3.C【解析】幼兒想象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喜歡夸張,他們常常把事物的某個部分或某種特征加以夸大和強調。
4.B【解析】學前兒童體育活動中基本動作的種類有走、跑步、跳、投擲、平衡、鉆爬與攀登等。拉伸不屬于基本動作。
5.D【解析】文學作品學習活動是通過欣賞文學作品來學習語言的語言教育活動類型,主要目標是幫助幼兒感受文學作品的語言美,培養(yǎng)他們對藝術語言的敏感性。
二、多選題
1.ABC【解析】學生因碰撞導致的鼻出血屬于撕裂傷,不能用酒精及其他消毒液“消毒”。
2.BCD【解析】評價不再是為了選拔和甄別,不是“選拔適合教育的兒童”,而是如何發(fā)揮評價的激勵作用,關注學生成長與進步的狀況,并通過分析指導,提出改進計劃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3.ABD【解析】皮亞杰認為認知發(fā)展是個體在和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中,認知結構不斷形成和更新的結果。新的認知結構的建構要通過三個不同的心理過程:同化、順應和平衡。
4.BCD【解析】在排序活動中,幼兒要針對物體的某一特征(如重量、長度、大小等)的一組物體進行關系的調整,這對幼兒可逆性、傳遞性、雙重性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有著促進作用。
5.ABC【解析】詳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八條規(guī)定。DE屬于教師的權利。
2025年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