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全國招教 2023
一、單選題
1.中小學校的入學條件和修業(yè)年限是由( )規(guī)定的。
A.學制
B.招生簡章
C.升學考試大綱
D.教育法規(guī)
2.以直接經驗為主的課程,其典型的表現形式是( )
A.學科課程
B.活動課程
C.綜合課程
D.融合課程
3.智商計算公式是( )
A.智商(1Q)=智力年齡(MA)/實際年齡(CA)-100
B.智商(IQ)=智力年齡(MA)/實際年齡(CA)×100
C.智商(IQ)=智力年齡(MA)/實際年齡(CA)+100
D.智商(IQ)=智力年齡(MA)/實際年齡(CA)/100
4.課堂教學情境是為了達到既定教學目的,制造或創(chuàng)設的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場景或氛圍。下列關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密切相關的是( )
A.借助語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B.借助問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C.借助實物、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D.運用游戲、故事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5.在教師職業(yè)道德的自我修養(yǎng)中,“慎獨”作為修養(yǎng)方法,就是( )
A.在無外界監(jiān)督的情況下,堅持自己的道德理念,自覺按道德要求行事
B.一個人用慎重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
C.在自我的世界里孤芳自賞
D.獨自面對自己的種種不足
二、多選題
1.范例教學理論強調的三大原則有( )
A.根本性原則
B.基本性原則
C.基礎性原則
D.范例性原則
2.早讀時間,女生張麗突然嘔吐,痛苦地用手捂住嘴巴,不知如何是好。我還沒來得及安排,同學們的表現引起了我的注意。有的同學捏鼻子;有的起哄:“熏死了!”;有的趕緊過來幫忙清理現場;有的扶張麗去校醫(yī)室;有的投來一瞥后,又拿起課本靜靜地看書;我和另一個同學整理被弄臟的書包……十分鐘后,教室重歸平靜。事后我組織大家進行討論,肯定關心幫助張麗的同學的行為,并希望大家以后遇到類似事件時能做岀正確的選擇。材料中的老師在德育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上,做到了( )
A.遵循經濟性和開放性的原則
B.善于利用潛在的素材性德育資源
C.有創(chuàng)新意識,從生活中發(fā)現德育資源
D.具有責任感和專業(yè)性的敏感度
3.以下屬于行為改變基本方法的有( )
A.強化法
B.代幣獎勵法
C.行為塑造法
D.示范法
E.自我控制法
4.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有( )
A.問題情境與表征方式
B.遷移
C.思維定勢與功能固著
D.原型啟發(fā)
E.動機與情緒狀態(tài)
5.男生小陳平時自由散漫、學習不認真。一天在課堂上用手機給班上的某女生發(fā)短信,內容為“某某,我愛你”,正好被上課的王老師發(fā)現。王老師沒收了小陳的手機后,還將小陳的短信內容向全班同學宣讀,同時指責其“思想墮落,道德敗壞”。下課后小陳要求王老師歸還手機,王老師說:“這是罪證,不能歸還,要交到學校德育處?!蓖趵蠋煹淖龇ㄇ址噶藢W生的哪些權利( )
A.榮譽權
B.隱私權
C.人格尊嚴權
D.財產權
【參考答案解析】
一、單選題
1.A【解析】學校教育制度是狹義上的教育制度,簡稱學制,是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總體系,具體規(guī)定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要求、入學條件、修業(yè)年限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2.B【解析】直接經驗為主的課程,典型的表現形式是活動課程,認為課程應當是一系列學生自己組織的活動,學生通過活動學習,獲得經驗,培養(yǎng)興趣,解決問題,發(fā)展能力。
3.B【解析】斯坦?!燃{量表用智齡和實際年齡的比率代表的智商,稱作比率智商。智商(IQ)=智力年齡(MA)÷實際年齡(CA)×100。
4.D【解析】建構主義在學習觀上強調學習的主動建構性、社會互動性和情境性三方面。因此,運用游戲、故事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密切相關。
5.A【解析】“慎獨”就是指在沒有外界監(jiān)督、獨自一人的情況下,也能自覺遵守道德規(guī)則,不做任何對國家、對社會、對他人不道德的事情。
二、多選題
1.BCD【解析】瓦·根舍因提出的范例教學原則體系包括:基本性原則、基礎性原則和范例性原則。
2.ABCD【解析】材料中的老師擺脫教材內容的局限,將早讀期間發(fā)生的事情作為德育資源,通過觀察學生的表現,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進而起到了德育的意義。因此A、B、C三項說法正確。材料中的老師及時利用發(fā)生在身邊的事情對學生進行德育還體現出了其具有責任感和專業(yè)性的敏感度。
3.ABCDE【解析】行為改變的基本方法包括:(1)強化法;(2)代幣獎勵法;(3)行為塑造法;(4)示范法;(5)懲罰法;(6)自我控制法;(7)行為契約法。
4.ABCDE【解析】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有:問題情境、定勢與功能固著、原型啟發(fā)、情緒與動機、醞釀效應、遷移等。
5.BCD【解析】(1)隱私權是指公民生活中不愿為他人公開或知悉的個人秘密的不可侵犯的人身權利。王老師未經小陳同意翻看他的手機短信,并在班上宣讀短信內容,這侵犯了學生小陳的隱私權。(2)學校和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嚴禁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王老師批評指責小陳“思想墮落,道德敗壞”,這侵犯了學生小陳的人格尊嚴權。(3)個人的財產所有權是指公民對個人所有的財產依法進行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學生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教師不得侵占、破壞或非法扣押、沒收等。王老師沒收學生小陳的手機不予歸還,這侵犯了學生小陳的財產權。
2025年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