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全國招教
2024教師招聘面試說課稿:
小學數(shù)學《三角形的特性》
一、說教材
教材是連接教師和學生的紐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三角形的特性》選自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一節(jié)的內容。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各部分的名稱,高的畫法和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在此之前,學生對三角形有了直觀的認識,并為以后學習其他圖形奠定基礎,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對教材的分析,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理解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各部分的名稱,掌握高的畫法和三角形的表示方法。
2.學生通過畫三角形、觀察、分析等學習活動,可以提高動手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幾何直觀。
3.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并能體會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根據(jù)對教材和教學目標的分析,我將教學重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重點是: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各部分的名稱,三角形的表示方法。
教學難點是:掌握三角形高的畫法。
二、說學情
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下面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強,但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直觀演示法,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這一階段的學生對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認識,但理解力還有待加強。因此,我在教學中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欲望,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
三、說教學方法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因此,在教法上,我以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法為主,并輔以情景教學法、觀察發(fā)現(xiàn)法和多媒體教學法,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是主導,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學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養(yǎng)成動手動腦的良好習慣。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教學過程設計如下五個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在上課之初,我將采用多媒體出示一組圖片,對于能準確找出三角形的同學給予鼓勵,接著我會引導學生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由此導入新課,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調動全班同學的積極性,又能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二)探究新知
1.發(fā)現(xiàn)三角形的特征
首先我會請同學自己畫一個三角形,在畫的過程中想一想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幾個頂點?并引導學生說出各部分名稱,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三角形的認識。
2.概括三角形的定義
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并概括出三角形的定義,同時,我也會針對定義出幾個圖形,引導學生辨析是否為三角形,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3.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主要采用講授法向學生強調,為了表達方便我們可以用字母A、B、C表示三角形的頂點,這個三角形可以表示為“三角形ABC”,這時我還會拋出這樣一個問題,還可以怎么表示,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會類比和遷移的思想。
4.合作探究、三角形的底和高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將引導學生分組探究三角形的底和高,學生經(jīng)過討論,可以找出三角形的底,并能畫出三角形的一條高,這時我會拋出這樣的問題,大家思考一下,三角形有幾條高?
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并能體會到知識的形成過程。
(三)鞏固練習
數(shù)學的學習離不開練習。請同學們自己折一個三角形,并畫出這個三角形的高,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并能鞏固所學。
(四)課堂小結
在小結環(huán)節(jié),我會引導學生自己進行總結。因此,我會向學生提問“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那些收獲呢?”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可以了解學生們對本節(jié)次內容的掌握情況,最后作出補充。
(五)作業(yè)
我將采用分層次的布置作業(yè),課后習題是基礎題,有利于鞏固所學,另外,我還會布置一個開放性的作業(yè),如:家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并與家人分享今天學到了哪些知識。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教師精心構思的藝術結晶,是學生感知信息的視覺渠道。黑板上所呈現(xiàn)的就是我對本節(jié)課的板書設計,我采用重點式的板書,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更重要的是重點突出,便于學生掌握與理解。
2025年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