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全國招教
11、現(xiàn)代準備活動教學有如下的新特點:
技能化。準備活動練習與基本教材的結合更加緊密,一些模仿性練習、誘導性練習以及輔助性練習,基本教材的部分練習或分解練習,大量地充實到準備活動中來,不僅提高了準備活動教學的容量,而且也使準備部分與基本部分之間的銜接更加緊密,使整個教學過程融為一體。
個性化。目前準備活動的組織形式,已經(jīng)逐步改變了單一的由教師統(tǒng)一指揮的狀況,出現(xiàn)了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主動愿望,運用自己獲得的基本知識、技能來進行準備活動的做法。練習的內容不僅僅有教師規(guī)定的練習,也可以在規(guī)定的基礎上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自由選擇練習。既能彌補在集體練習中的不足,也能在準備活動運動量的安排上體現(xiàn)出區(qū)別對待的原則,使學生都能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并在一定的階段上滿足其運動欲望。
韻律化。準備活動教學過程的韻律化是近年來比較突出的一個新特點。它首先表現(xiàn)為音樂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使學生能更協(xié)調準確地表現(xiàn)動作,提高練習的節(jié)奏感和動作運用的實際價值以及健身效果。同時,準備性練習節(jié)奏也更加明快強烈,各種練習的藝術性得到了加強,美育得到了越來越充分的體現(xiàn)。
多樣化。準備活動教學的內容和形式都變得更加多樣。它隨著課的類型、教材的性質及課的任務等的變化而變化。使教學顯得更加生動活潑,提高了準備部分教學的實效性。
12、組織準備活動的基本原則
一般性準備活動與專門性準備活動相結合。組織一般性準備活動時,須做到全面與重點相結合。組織專門性準備活動時,所選擇的練習應與教材的結構、節(jié)律、強度相類似。
準備活動的運動量。準備活動運動量的大小,應根據(jù)教材的內容、對象、外界環(huán)境而定。但是,它不能超過正式練習的運動量,否則能量消耗過多,不利正式練習。兒童、少年的中樞神經(jīng)的興奮性高,靈活性大,惰性小,他們做準備活動的時間可以短些,運動量小些。成年人的生理惰性較大,運動量可逐步上升,時間要長些。冬天氣溫低,散熱快,機體發(fā)熱的時間長,生理惰性大,夏天則要相反,因此,冬天做準備活動時間要長,運動量要大。準備活動的運動量太小,身體活動不開,無法適應正式練習;運動量太大,能量消耗過多,中樞神經(jīng)容易疲勞,也會降低運動成績。因此,準備活質、幅度、速度和用力程度而決定口令的輕重、緩急、快慢、強弱。
精講多練,加大密度與運動量。進行準備活動時,須精講,加大密度,中間少停頓,學生一看就能理解的練習,只要提出要求,無須講解動作要領。復雜的動作用慢動作示范,學生跟著做動作,中間不停頓,這樣不僅節(jié)省時間,而且促進學生耐力的發(fā)展。
注意調節(jié)賽前狀態(tài)。
當前各級學校的體育課一般都安排在上午后兩節(jié)或下午一、二節(jié),這時學生的興奮性一般較低。就要求教師在闡明課的任務與要求之后,精神飽滿,口令洪亮,嚴格要求,練習中加大密度或增加有吸引力的游戲,以提高學生的興奮性。
準備活動時間與休息間隔。準備活動結束后,調動隊伍與主教材的講解示范等,應爭取在短時間內完成。比賽時,如果準備活動后休息時間過長,好在賽前做些補充活動,尤其是集體項目的替補,更應注意這點,否則容易發(fā)生運動損傷。
準備活動應力求實效性。在準備活動中通過各種途徑,采取豐富多彩、變化多樣的方式進行練習,這對培養(yǎng)學生自我活動能力、活躍課堂氣氛、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會產(chǎn)生良好的的效果。
準備活動要不斷創(chuàng)新。有些老師在安排準備活動時,總是那么幾節(jié),很少變換花樣。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機械性反應和不動腦筋的習慣、不求質量的馬虎現(xiàn)象。為此,徒手操的編排中,既要使用學生所熟悉的練習,又要適應增加些新穎的內容,還應采取各種方式,大限度地發(fā)展學生的柔韌性、靈活性、協(xié)調性。
準備活動應層次清楚,重點突出。教師在組織準備活動練習中,應把一般性準備活動、專項性準備活動以及專項服務的輔助練習緊密地結合起來,從精神上、生理上自然地向內容過度,為提高基本部分的練習效果打好基礎。因為準備部分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體育課的質量。
準備活動的內容應考慮對象的特點。兒童、少年準備活動的內容應簡單容易學,節(jié)奏分明,生動活潑,動作速率較快,重復次數(shù)少些,變化適當多些。對于女學生,根據(jù)她們的解剖特點,應注意選擇一些發(fā)展她們的腹肌、骨盆底肌和大腿力量的練習。青年人則應選擇結構復雜,剛強有力,積極快速,幅度大的動作進行練習。技術水平高的學生,準備活動的動作應復雜些,難度應高些。專門性準備活動的內容,更應注意這一點。某些身體素質普遍較差的學生,可選擇一些發(fā)展該種素質的練習,以促進落后素質的發(fā)展與提高。
正確的運動方法、方向、幅度、頻率及次數(shù)。正確應用不同的運動方法、方向、幅度、頻率、重復次數(shù)等因素,提高準備活動的效果。①根據(jù)鍛煉的目的,選擇不同的運動方法。②采用不同的運動方法,鍛煉不同的肌肉群。③采用不同的幅度、速度和頻率,增減運動強度和運動量。④調整參加運動的身體部位的數(shù)量和主要動作重復的次數(shù)來增減運動量。
2025年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