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2024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一、單選題
1.我國唐朝“六學二館”等級森嚴的入學條件,充分說明政治經(jīng)濟制度決定( )
A.教育的領導權
B.受教育權的分配
C.教育目的
D.教育性質
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的教學目標中,屬于終極性目標的是( )
A.知識與技能
B.過程與方法
C.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D.技能與過程
3.在記憶一串數(shù)字時,往往容易記住最后幾位數(shù)字。這種現(xiàn)象叫作( )
A.首位效應
B.近位效應
C.得寸進尺效應
D.門面效應
4.從教學過程來說,小學低年級學生對( )更感興趣。
A.學習場所和條件
B.學習內容和結果
C.學習過程的形式
D.學習方式和時間
5.有關遷移的經(jīng)驗類化說是由心理學家( )提出的。
A.桑代克
B.詹姆斯
C.賈德
D.奧蘇貝爾
二、簡答題
簡述近代社會教育的特征。
【參考答案解析】
一、單選題
1.B【講師解析】在階級社會中,統(tǒng)治階級總是要采取種種直接或間接的手段,決定和影響受教育權在社會中的分配,決定誰有享受學校教育的權利、誰無享受學校教育的權利、誰有受什么樣學校教育的權利等問題。唐朝“六學二館”等級森嚴的入學條件是對受教育權的規(guī)定。
2.C【講師解析】在新課改提出的三維目標中,知識與技能是基礎性目標,重在智能的提升;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是終極性目標,重在人格的塑造;過程與方法是關鍵性目標,是知識與技能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達成的途徑。
3.B【講師解析】系列位置效應中結尾部分的記憶效果較好稱為近因效應(即近位效應)。
4.C【講師解析】低年級兒童對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外部活動更感興趣,而對學習內容和結果的興趣相對較弱。
5.C【講師解析】遷移的經(jīng)驗類化說也叫概括化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賈德提出。
二、簡答題
19世紀以后的近代教育發(fā)展的主要特點有教育國家化、初等教育義務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具體來說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
(1)國家加強了對教育的重視和干預,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義務教育的普遍實施。(3)教育的世俗化。(4)教育的法制化。重視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