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2024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一、單選題
1.人的發(fā)展總是受到社會的制約,這意味著( )
A.教育要堅持社會本位的價值取向 B.教育要充分考慮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C.教育目的的確定不應從個人出發(fā) D.教育要為社會生活做準備
2.為使教學活動有效地實施,教師上課前會對學生及教學過程進行初步的判斷及評價。這種評價類型是( )
A.絕對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診斷性評價 D.總結性評價
3.王老師中途接手某班的班主任工作,發(fā)現(xiàn)學生畏難情緒大,只要作業(yè)題目難一點或量大一點,就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而且在集體活動中經(jīng)常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王老師的話,可在全班進行( )
A.學習方法教育 B.意志品質(zhì)的培養(yǎng)
C.人際交往教育 D.學習態(tài)度的教育
4.小明學習不是為了獲得家長的贊許,也不是為了贏得名次,只是他發(fā)覺知識學習過程本身很有樂趣。根據(jù)奧蘇貝爾關于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理論,小明的學習動機屬于( )
A.認知內(nèi)驅力 B.自我提高內(nèi)驅力
C.附屬內(nèi)驅力 D.自我效能感
5.一位教師經(jīng)常會反思同事們怎么看自己,領導覺得自己工作干得怎么樣。這個教師目前處于( )
A.關注學生階段 B.關注生存階段 C.關注情境階段 D.虛擬關注階段
二、材料分析題
某學生在小學階段雖然學習不努力,但在小升初考試中僥幸過關。升入初中之后,一連幾次考試成績都不理想,班主任找他談話了解情況時,他總認為是自己的運氣不好,或者是老師出的題目太難??墒?,一個學期之后,他的成績?nèi)匀粵]有起色,漸漸產(chǎn)生了厭學情緒,不愿意看書,也不想上學。
請運用學習動機理論對該案例進行分析。
【參考答案解析】
一、單選題
1.B【解析】教育目的的制定既要滿足人的發(fā)展需求,又要考慮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2.C【解析】診斷性評價是在學期開始或一個單元教學開始時,為了了解學生的學習準備狀況及影響學習的因素而進行的評價。題干所述的評價屬于診斷性評價。
3.B【解析】由題干描述可知,王老師班級中的學生缺乏意志的堅韌性。意志的堅韌性是一個人在行動中堅持決定,百折不撓地克服重重困難去達到行動目的的品質(zhì)。因此,王老師可在全班進行意志品質(zhì)的培養(yǎng)。
4.A【解析】認知內(nèi)驅力是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識以及解決問題的需要。題干中小明學習是因為他發(fā)覺知識學習過程本身很有樂趣,因此小明的學習動機屬于認知內(nèi)驅力。
5.B【解析】處于關注生存階段的老師一般都是新教師,他們非常關注自己的生存適應性,最擔心的問題是“學生喜歡我嗎”“同事們?nèi)绾慰次摇薄邦I導是否覺得我干得不錯”等。因而,可能會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如何與學生搞好個人關系上,想方設法控制學生,而不是更多地考慮如何讓學生獲得學習上的進步。
二、材料分析題
(1)美國心理學家韋納對歸因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他把人經(jīng)歷過事情的成敗歸結為六種原因,即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難度、運氣、身心狀況、外界環(huán)境。又把上述六項因素按各自的性質(zhì),分別歸入三個維度:內(nèi)部歸因和外部歸因、穩(wěn)定性歸因和非穩(wěn)定性歸因、可控制歸因和不可控制歸因。
(2)案例中的學生將考試失利歸因于運氣或任務難度,根據(jù)韋納的歸因理論,運氣和工作難度屬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學生將失敗歸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易對學習本身失去興趣和信心,產(chǎn)生厭學情緒。
(3)根據(jù)歸因理論,學生將成敗歸因于努力會產(chǎn)生更強烈的情緒體驗。努力而成功,體驗到愉快;不努力而失敗,體驗到羞愧;努力而失敗,也應受到鼓勵。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改變其不正確歸因,從“努力歸因”和“現(xiàn)實歸因”兩個方面入手,提高學習動機。①“努力歸因”,無論成功或失敗都歸因于努力與否的結果。因為學生將自己的成敗歸因于努力與否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當學習困難或成績不佳時,一般不會因一時的失敗而降低將來會取得成功的期望。②“現(xiàn)實歸因”,針對一些具體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現(xiàn)實歸因,以幫助學生分析除努力這個因素外,影響學習成績的因素還有哪些,是智力、學習方法,還是家庭環(huán)境、教師等因素。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其學習成績,并盡力指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以提高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增強自信心。這種歸因訓練的好處在于,在學生做“努力歸因”時聯(lián)系現(xiàn)實,在做“現(xiàn)實歸因”時強調(diào)努力。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