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特崗教師 2025
一、單選題
1.關于人的發(fā)展,下列觀點不正確的是( )
A.遺傳素質(zhì)的成熟程度為一定年齡階段的人的身心發(fā)展提供了可能
B.個體無法控制的社會環(huán)境,對人的發(fā)展的影響是盲目的、自發(fā)的
C.所有學校教育都能對人的發(fā)展起主導作用
D.主觀能動性通過活動表現(xiàn)出來
2.道德教育的( )是當代德育理論中流行最為廣泛、占據(jù)主導地位的德育學說,由皮亞杰提出,而后由科爾伯格進一步深化。
A.體諒模式 B.認知模式
C.社會模仿模式 D.價值澄清模式
3.在公交車上,小華主動為一位老人讓座,并感到很自豪。當時小華體驗到的情感是( )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新異感
4.( )的學生,認知問題的速度雖然慢,但錯誤率很低。
A.沉思型B.沖動型
C.輻合型D.分散型
5.《教師資格條例》屬于( )
A.教育單行法律B.教育行政法規(guī)
C.地方性教育法規(guī)D.教育規(guī)章
二、判斷題
1.西周學校教育的基本內(nèi)容是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shù)。( )
2.家庭教育具有先導性。( )
3.干擾說認為,遺忘是知識的組織和認知結構簡化的過程。( )
4.1903年,馮特的《教育心理學》的出版標志著教育心理學的誕生,馮特是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 )
5.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應始終貫徹“先立后破,先實驗后推廣”的工作方針。( )
答案解析
一、單選題
1.C【解析】本題考查影響個體身心發(fā)展的因素。學校教育對人的發(fā)展的主導作用是有條件的。并不是所有學校教育都能對人的發(fā)展起主導作用,也不是學校教育在任何時候都能對人的發(fā)展起主導作用。故C項說法過于絕對。
2.B【解析】本題考查德育模式。道德教育的認知模式是當代德育理論中流行最為廣泛、占據(jù)主導地位的德育學說,它是由瑞士學者皮亞杰提出,而后由美國學者科爾伯格進一步深化的。
3.A【解析】本題考查情感的分類。道德感是根據(jù)一定的道德標準評價人的思想、意圖和言行時所產(chǎn)生的主觀體驗。它表現(xiàn)在對待國家、集體、工作、事業(yè)、學習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等各個方面,如愛國主義情感、集體主義情感、責任感、事業(yè)心、榮譽感、自尊心等。因此,小華在為老人讓座后產(chǎn)生的自豪感屬于道德感。
4.A【解析】本題考查認知方式的類型。沉思型的學生在解決認知任務時,總是謹慎、全面地檢查各種假設,在確認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才會給出答案。這種類型的學生解答認知問題的速度雖然慢,但錯誤率很低,在解決高層次問題時占優(yōu)勢。故題干所述屬于沉思型的認知方式。
5.B【解析】教育行政法規(guī)是行政法規(guī)的形式之一,是由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關于教育行政管理的規(guī)范性文件。教育行政法規(guī)的名稱一般有三種:條例、規(guī)定、辦法或細則,如《教師資格條例》。
二、判斷題
1.√【解析】本題考查西周學校教育的基本內(nèi)容。西周時期的學校教育以“六藝”為基本學科,即禮、樂、射、御、書、數(shù)。題干說法正確。
2.√【解析】本題考查家庭教育的特點。家庭教育具有先導性。一個人最早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第一批教育者是家長。家長的政治態(tài)度、對問題的看法,甚至思想作風、愛好特長,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學生。家庭這種先入為主的教育對他們以后的德、智、體等方面的發(fā)展影響極大,甚至影響他們的未來。
3.×【解析】本題考查遺忘的相關理論。干擾說認為,遺忘是因為在學習和回憶之間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擾。同化說又稱認知結構說,認為遺忘是知識的組織和認知結構簡化的過程。
4.×【解析】本題考查教育心理學誕生的標志性事件。1903年,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學》,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著作。1913~1914年,該書又擴充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綱》,奠定了教育心理學發(fā)展的基礎,西方教育心理學的名稱和體系由此確立,桑代克也因此被稱為“教育心理學之父”。而馮特是“心理學之父”,是科學心理學誕生的奠基人。故該題說法錯誤。
5.√【解析】2001年頒布實施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應始終貫徹‘先立后破,先實驗后推廣’的工作方針”。
2025年特崗教師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