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2017 幼兒園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國家教師資格考試 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測試試卷試題(一)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我國1~6歲兒童每日膳食中脂肪供給的能量約占總能量的()五、活動設計題(本大題共30分)
16.圍繞“玩水”的主題,設計一個幼兒園大班活動方案,要求寫出活動目標、活動準備以及活動過程。
國家教師資格考試 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測試試卷答案(一)
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一般認為,我國l~6歲兒童每日膳食中脂肪供給的能量約占總能量的30%~35%。脂肪攝入過多,為動脈粥樣硬化埋下隱患,因此要從幼兒時期開始預防動脈硬化,適當限制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
2.C【解析】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個人生活印象的一種游戲,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題,如娃娃家、商店、醫(yī)院等,所以又稱為主題角色游戲。
3.B【解析】學前教育發(fā)展的規(guī)模和速度受社會經(jīng)濟水平的影響和制約。
4.C【解析】嬰幼兒時期腦的發(fā)育非常迅速,出生后的幾年內(nèi),腦重量增加近4倍,7歲左右已基本接近成人。與此同時,腦的機能也逐漸復雜、成熟和完善起來,為建立各種條件反射提供了生理基礎。
5.D【解析】略。
6.D【解析】經(jīng)濟性原則是指創(chuàng)設幼兒園環(huán)境應考慮不同地區(qū)、不同條件園所的實際情況,做到因地制宜、勤儉辦園。貫徹經(jīng)濟性原則具體要做到少花錢、多辦事。
7.A【解析】幼兒園文化影響著幼兒園的精神風貌,對全園的成人和幼兒都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幼兒園受社會不良文化的影響,然導致幼兒園整體文化氛圍的低級、粗俗,使幼兒園環(huán)境質(zhì)量大打折扣;如果是高雅、健康的文化氛圍,那么帶給幼兒的是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教師和幼兒都能在其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8.D【解析】略。
9.C【解析】略。
10.A【解析】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情境言語的比重不斷下降,連貫言語的比重不斷上升,邏輯言語與對話言語的比重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
二、簡答題(答案要點)
11.(1)成人要善于發(fā)現(xiàn)與辨別孩子的情緒;
(2)從幼兒的情緒表現(xiàn)來分析幼兒的內(nèi)心情感世界;
(3)注意幼兒的個別差異,對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
(4)注意孩子積極情感的引導,讓積極情感成為幼兒情感的主旋律,減少消極情感產(chǎn)生。
12.(1)安全性原則;
(2)環(huán)境與教育目標的一致性原則;
(3)發(fā)展適宜性原則;
(4)幼兒參與性原則;
(5)開放性原則(大環(huán)境與小環(huán)境相結合的原則);
(6)經(jīng)濟性原則。
三、論述題(答案要點)
13.(1)有目的、有計劃的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是發(fā)展幼兒言語能力的重要途徑。
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活動,是根據(jù)《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精神,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幼兒施加影響。在幼兒園的語言活動中,要求幼兒發(fā)音正確,用詞恰當,句子完整,表達清楚、連貫,并及時幫助幼兒糾正語音;要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調(diào)動幼兒說話的積極性,并給予反復練習的機會,以及做出良好的示范,促進幼兒語言的發(fā)展和言語的規(guī)范化。
(2)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提供幼兒交往的機會。生活是語言的源泉,因此,要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幼兒廣泛地認識周圍環(huán)境,擴大眼界,豐富知識面,增長詞匯。同時,要給他們提供更多的交往機會,尤其是和小朋友的交往,并重視幼兒在交往中用詞的準確和說完整的句子。當孩子“見多識廣”語言自然也就豐富了。
(3)把言語活動貫穿于幼兒的一日活動之中。幼兒園專門的語言活動時間是有限的,教師還應在日常生活中來培養(yǎng)幼兒的言語能力。
(4)教師良好的言語榜樣。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堅持說普通話,盡量做到吐字清晰、正確,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幼兒的語言發(fā)展。
(5)注重個別教育。由于每個幼兒的個性特征和智力水平都存在著差異,言語的積極性和駕馭語言的能力也不一樣。因此,教師在教育活動中,不可忽視對幼兒的個別教育。
四、材料分析題(答案要點)
14.(1)蘭蘭的畫畫行為,說明了幼兒想象的無意性的特點,表現(xiàn)出無目的性、無穩(wěn)定主題、內(nèi)容零亂無系統(tǒng)性并以想象過程為滿足等特點。
(2)①豐富幼兒的表象,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現(xiàn)力;②在文學藝術等多種活動中,創(chuàng)造幼兒想象發(fā)展的條件;③在游戲中,鼓勵和引導幼兒大膽想象;④在活動中進行適當?shù)挠柧殻岣哂變旱南胂罅?;⑤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機,引導兒童進行想象;⑥引導兒童的想象符合客觀規(guī)律。
15.(1)材料中A、B老師的教育觀點是欠妥的。作為幼兒教師要讓家長走出教育誤區(qū),讓家長明確教育孩子的責任,明確家庭教育是終生的,更要明確幼兒期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大的。
(2)家長要積極配合,與幼兒園教育同步。家長要密切、主動地配合班主任教師實施教育計劃,正確要求和教導孩子,創(chuàng)造條件使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相互促進,鞏固教育成果。而不是像材料中孩子過了一個雙休日,再回到幼兒園后,許多良好的行為習慣就退步了。
(3)作為材料中的A、B兩位老師應該主動和家長聯(lián)系、溝通,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針對孩子的優(yōu)缺點,及時給予表揚或糾正。而不是一味地埋怨孩子和家長。
(4)家長要積極參加幼兒園舉辦的各種家長開放日活動,重視家園聯(lián)系手冊,注意與班主任老師溝通,及時了解孩子在園的行為表現(xiàn)和各方面的發(fā)展,還可以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5)家園合作對幼兒發(fā)展的意義:①有利于學前教育整體功能的發(fā)揮,提高教育的整體效率;②有利于兒童身心的全面和諧發(fā)展,形成健全的人格;③有利于教育影響的一致性,為兒童營造佳發(fā)展環(huán)境;④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家庭資源為學前教育注入新鮮血液;⑤有利于促進家長、教師和幼兒的共同發(fā)展。
(6)學前教育與家庭教育合作中存在的誤區(qū):①家長和教師之間存在矛盾與沖突;②合作不夠深入,合作內(nèi)容脫節(jié);③家長參與配合不夠好,援助學前教育更少;④母親參與度明顯高于父親,不利于兒童陽剛性格的培養(yǎng)。
五、活動設計題(參考范文)
16.玩水游戲(大班)
(一)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方法、多種材料將生活中不能盛水的物品變?yōu)榭梢赃\水的工具,并在運水的游戲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2)發(fā)展幼兒的動手操作和合作能力,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二)活動準備
(1)四大箱水,四個大盆,幼兒每人一個籮筐;
(2)幼兒操作材料:盆、桶、瓶、針管、薄膜紙、塑料袋、盒、有洞的盆、瓶、桶、沒蓋沒底的礦泉水瓶、白紙、塑料膜、有小洞的塑料袋、小籮筐、漏斗、漏網(wǎng)、橡皮泥;
(3)輔助材料:皮筋、各種大小的瓶蓋、塑料紙、透明膠、剪刀、毛線、泡沫、布等。
(三)活動過程
1.提出問題,幼兒第一次探索
(1)導入活動,提問引發(fā)幼兒思考
師:這里有一些材料,請小朋友們玩一玩,試一試它們能不能裝水不漏出來,把可以裝水的放在這邊,不能裝水的放在那邊,每一種材料都要去試一試。大家要注意些什么呀?
幼:不擠在一起、卷袖子、盡量不把水灑在外面等。
(幼兒分散嘗試每一種材料是否能裝水并分類)
(2)集體驗證,發(fā)現(xiàn)問題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哪些工具可以裝水?
2.提出要求,引導幼兒再次探索,教師指導
(1)提出問題
師:為什么這邊的桶、盆不能裝水呢?
幼:(你一言我一語)桶上有洞、會漏;塑料袋是破的,水都漏出來了……
師:能不能想想辦法讓他們可以裝水而且不漏水呢?這里還給大家準備了一些材料,說不定它們可以幫你的忙呢!大家多試幾種材料,多想幾種辦法,看看哪個辦法行得通,把你改裝成功的工具放在自己的籮筐里,一會兒介紹給其他的小朋友。
(2)幼兒操作,鼓勵幼兒互相合作,教師可給予指導幫助
A小朋友拿著小籮筐:“這個洞太多了,怎么辦呢?咦,我拿塑料紙墊在里面試試看呢!”B小朋友拿著沒蓋沒底的塑料瓶到處找合適的蓋子;C小朋友拿透明膠帶在補桶上的洞;D小朋友找E小朋友幫忙拿著塑料袋用皮筋扎上面的小洞;等等。
(3)請幼兒展示改裝成功的作品,交流介紹自己的好辦法
“大家想了很多的辦法讓漏水的工具也可以裝水了,那你愿意把你改裝成功的工具介紹給大家嗎?”(由于幼兒有了親身的體驗,他們爭先恐后地要介紹自己改裝成功的工具)
F小朋友說:“漏斗下面漏水,我拿東西堵住不漏水了,還可以用膠帶貼、用紙包……”G小朋友高高舉起籮筐里的瓶子:“看!這個沒有底沒有蓋的瓶用塑料紙包底,再用皮筋綁住也不漏水了?!盚小朋友說:“有洞的盒子可以用泡沫貼住洞口……”他們想到了很多種方法,得意地展示著自己改裝成功的工具。
3.用自己改裝的工具做運水游戲,體驗成功的快樂
(1)提出要求,討論要注意的事情
“剛才我們小朋友想了很多辦法讓這些漏水的工具也能裝水了,那我們用這些自己改裝成功的工具把水運到那邊的盆里好嗎?大家要注意可以互相幫忙、水盡量不要漏在外面?!?/span>
(2)幼兒自由結伴做運水游戲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