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特黄爽大片刺激在线|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亚洲中文字幕www网站|亚洲喷奶水中文字幕视频

      1. 2018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全真模擬試卷(二)

        時間:2018-09-12 16:44:18責任編輯:jiameng

        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2018 小學

        • *備考沒方向?
        • *考試時間不清楚?
        • *成績看不懂?
        • *考試內容沒有掌握?
        • *拿證之后何去何從?
        • *別人上岸也這么難?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備考推薦:2018年河教師招聘考試協(xié)議班

        點擊進群:518488696 河南招教交流群(群內定期分享招教資料、發(fā)布考試新信息)




        全真模擬試卷(二)

        教育學部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0 個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現(xiàn)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陶行知


        C.布魯納


        D.柏拉圖


        2.世界上早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文獻是( )


        A.《論語》


        B.《大學》


        C.《學記》


        D.《師說》


        3.普及教育始于( )


        A.原始社會


        B.奴隸社會


        C.資本主義社會


        D.社會主義社會 4.人對環(huán)境影響的接受是一個( )


        A.積極過程


        B.能動過程


        C.被動過程


        D.主動過程


        5.班級授課制在我國始于( )


        A.明初


        B.清末


        C.辛亥革命時期


        D.新中國成立


        6.智育中的“智”是指( )


        A.知識


        B.知識技能和智力


        C.智力D.技能

        7.古人所說的“學不躐等”體現(xiàn)了( )


        A.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B.啟發(fā)性教學原則


        C.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D.鞏固性教學原則 8.教師教育觀的是( )

        A.質量觀


        B.素質觀


        C.教學觀


        D.學生觀


        9.德育是指教育者培養(yǎng)受教育者( )


        A.政治觀點的教育


        B.思想品質的教育


        C.世界觀的教育


        D.品德的教育


        10.班集體形成的主要標志是( )


        A.組成集體領導B.開展了班級活動

        C.形成班集體正確的輿論


        D.全班支持班主任工作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 9 個小題,共 18 空,每空 1 分,共 18 分。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11.教育是一種 現(xiàn)象,是 的活動。


        12.教育的兩大基本規(guī)律是 ; 。


        13.影響人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是 、 和教育。


        14.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 ,又是教育工作的 。


        15.德育過程與個體思想品德形成過程二者之間是一種 和 的關系。


        16.在一定年齡階段內,年齡特征表現(xiàn)的是學生身心特征的 性;個別差異表現(xiàn)的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 性。


        17.“發(fā)現(xiàn)法”的倡導者是 ;“掌握學習”的創(chuàng)立者是 。


        18.學校、 、 三結合,統(tǒng)一各方面的教育影響,形成教育合力。


        19.我國的道德是 精神,是德育的重點內容;自覺紀律既是教育手段又是 。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 4 個小題,每小題 6 分,共 24 分)



        20.在學校工作中,我們怎樣才能做到以教學為主?


        21.為什么說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22.學生為什么既是教育的客體又是自我教育和發(fā)展的主體?


        23.建立學制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四、論述題(本題滿分 13 分)



        24.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yǎng)提高過程,試論述這一德育過程規(guī)律。


        心理學部分


        五、選擇題(本大題共 10 個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25.下列哪一項更準確地表達了人的心理過程的內容( )


        A.認知過程、情緒和情感過程


        B.情緒、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


        C.認知、情緒、情感、意志過程


        D.個性、情緒、情感和認知過程


        26.神經系統(tǒng)活動的基本方式是( )


        A.反射弧


        B.反射


        C.感應性


        D.感受性


        27.根據思維過程中憑借物或形態(tài)的不同,可以將思維分為( )


        A.動作思維、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


        B.動作思維、形式邏輯思維和非形式邏輯思維C.形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和求同思維

        D.形象思維、動作思維和形式邏輯思維


        28.學生掌握知識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以下哪一項( )


        A.知識的感知


        B.知識的理解


        C.知識的鞏固


        D.知識的運用


        29.“憂者見之則憂,喜者見之則喜”是受下列哪種情緒影響( )


        A.激情


        B.心境


        C.應激


        D.熱情


        30.下列哪項不是測驗量表應具備的條件( )


        A.信度


        B.效度


        C.常模


        D. 主 試 31.青少年異性交往的原則是( )

        A.真實坦誠


        B.互相接納


        C.自然、適度


        D.第一印象


        32.感覺是對( )


        A.直接作用于自己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種反映B.作用于自己感官的客觀事物的反映

        C.直接作用于自己感官的客觀事物整體屬性的一種反映


        D.直接作用于自己感官的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一種反映33.人的技能也被稱之為( )

        A.天才


        B.能力C.才能

        D.熟練


        34.盡管刺激不完整,但人們仍把一個事物知覺為一個整體,這是因為知覺具有( )


        A.恒常性


        B.理解性


        C.選擇性D.整體性


        六、填空題(本大題共 9 個小題,共 18 空,每空 1 分,共 18 分。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35.想像是人腦對已有 進行加工、改造而創(chuàng)造出 的過程。


        36.感受性是指人對 的感覺能力。它是動物心理反映的 形式。


        37.集中思維的主要特點是 ;發(fā)散思維的主要特點是 。


        38.高級神經活動類型是氣質的 ,而氣質是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的 。


        39,智商是指一個人 與 之間的比值。


        40.行為療法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有 和 。


        41.注意的兩大基本特征是 和 。


        42.智力技能形成的階段有 、原型操作和 。


        43.動機按其持續(xù)的時間可分為 和 。



        七、簡答題



        44.影響創(chuàng)造想像的因素有哪些?


        45.簡述遺忘規(guī)律的內容。


        46.能力與知識技能的關系怎樣?


        47.注意的品質特征是什么?



        八、論述題



        48.舉例分析制約能力形成發(fā)展的條件。




        全真模擬試卷(二)參考答案
        教育學部分


        一、選擇題

        1.A2.C3.C4.B5.B6.B7.C8.D9.D10.C



        二、填空題

        11.社會培養(yǎng)人

        12.教育與社會發(fā)展相互制約的規(guī)律教育與人的發(fā)展相互制約的規(guī)律

        13.遺傳環(huán)境

        14.出發(fā)點歸宿

        15.教育發(fā)展

        16.共

        17.布魯納布盧姆

        18.家庭社會

        19.集體主義目的



        三、簡答題

        20.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這是由學校的性質決定的。學校須堅持以教學為主、全面安排的原則。要做到以教學為主,首先要求在時間上,大部分用于教學,使教學有時間上的保證;其次,在內容上,以學書本知識為主,教材吸取人類的科學成果,價值高,有嚴密的學科體系。此外,在組織形式上,以課堂教學為主,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當然,以教學為主,并非教學惟一,應注意防止不正確傾向的出現(xiàn)。

        21.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這是因為:

        (1)教師與學生之間關系這一矛盾,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中,教師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2)教育方針及政策的落實,教學任務的完成,要通過教師來實現(xiàn);

        (3)教師總是一定社會利益的代表者,決定了學生思想政治方向。教師的思想觀點和立場,對學生的政治態(tài)度有著直接影響;

        (4)教師聞道在先,經過專業(yè)訓練,懂得教育方法,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引路人。

        22.在教育過程中,學生是教育的對象;教師是整個教育過程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從而決定了學生在教育過程中處于客體地位;同時,學生本身所具備的可塑性、依附性和向師性的特點,也說明學生處于客體地位。

        從另一方面看,學生是處于發(fā)展中的,具有主觀能動性。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活動是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始終是教育活動中的積極參與者。學生這種主觀能動性特點, 作為有自覺性和獨立性的人,決定了他又是自我教育和發(fā)展的主體。

        23.建立學制的依據是多方面的,受許多因素影響,但歸結起來,主要依據有 4 點:

        (1)學制建立首先依據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生產力水平低,


        自然科學不發(fā)達,不可能出現(xiàn)技術和專業(yè)學校。到了資本主義時代,大工業(yè)機器生產的

        發(fā)展,普及義務教育制度的建立,才出現(xiàn)了現(xiàn)代學校體系。

        (2)依據社會政治經濟制度。學制是社會發(fā)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反映一定社會政治經濟要求,并為其統(tǒng)治階級利益服務。因此,學制在專業(yè)設置、入學條件和教育目的等方面的確立,然受到一定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制約。

        (3)依據青少年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青少年身心發(fā)展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成長經歷不同的年齡階段。每一階段,各有其年齡特征。在確立學制時須適應這種特征。

        (4)依據本國學制的歷史發(fā)展和參照國外學制經驗。每個國家的學制都有自己形成和發(fā)展過程,建立學制時,要吸收原有學制中有用的部分,適合自己的民族傳統(tǒng)和文化傳統(tǒng),同時也要參照和吸收外國學制中有益的經驗。


        四 、 論 述 題 24.知、情、意、行,是品德構成的四個要素,對其培養(yǎng)和提高,達到統(tǒng)一和諧發(fā)

        展,是德育過程一個基本規(guī)律。

        知即品德認識,是指人們對一定行為準則的善惡及其意義的認識和評價,是人們確定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態(tài)度和行為準則的內在原因。

        情即品德情感,是指人們伴隨著品德認識所出現(xiàn)的愛與恨、喜歡與厭惡等內心情感體驗,對品德行為起著巨大的調節(jié)作用。

        意即品德意志,是指人們在一定的品德行為過程中頑強努力和克服困難的心理品質,是調節(jié)品德行為的精神力量。

        行即品德行為,是指人們在一定品德認識、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調節(jié)下,在行動上對他人、社會作出的反應,是品德形成發(fā)展的外在表現(xiàn)和客觀標志。


        在品德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知、情、意、行幾個因素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其

        中知是基礎,行是關鍵。

        學生品德的這四個因素,在發(fā)展方向和水平上又具有不平衡性。因此,德育可以視學生品德發(fā)展的具體情況,具有多種開端。


        心理學部分


        五、選擇題

        25.C26.B27.A28.B29.B30.D31.C32.D33.D34.D



        六、填空題

        35.表象新形象

        36.適宜刺激初級

        37.求同求異

        38.生理基礎心理表現(xiàn)

        39.智力年齡實際年齡

        40.系統(tǒng)脫敏厭惡療法

        41.指向性集中性

        42.原型定向原型內化

        43.長遠動機暫時動機



        七 、 簡 答 題 44.(1)創(chuàng)造性動機。它是創(chuàng)造想像得以開展的動力。


        (2)原型激發(fā)與聯(lián)想。創(chuàng)造想像往往要靠聯(lián)想來啟發(fā)人們的思維,進行創(chuàng)造想像。

        (3)積極的思維活動。創(chuàng)造想像是一種嚴密的構思過程。受思維活動的控制、支配和調節(jié)。

        (4)靈感和艱苦勞動。靈感產生時具有極高的工作效率。靈感是人類長期勞動的結果。

        45.學習后的不同時間里的保存量是不同的。即遺忘的發(fā)展是不均衡的,識記之后遺忘即產生,在識記后的初一段時間里遺忘得比較快,比較多,以后逐漸減緩,到了相當的時間幾乎不再遺忘。即“先快后慢”。

        46.能力與知識技能既有區(qū)別,又密切地聯(lián)系著。能力與知識、技能緊密聯(lián)系,相輔相成。

        首先,能力是掌握知識、技能的要前提,它制約知識、技能形成的速度、深淺、難易和鞏固程度;其次,能力是在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形成和發(fā)展的。二者基本呈同向發(fā)展。

        能力與知識、技能是有區(qū)別的,不能把它們等同起來。區(qū)別表現(xiàn)在:

        (1)所屬范疇不同;

        (2)概念不同;

        (3)表現(xiàn)形式不同;

        (4)遷移的水平不同;

        (5)二者發(fā)展不同步。47.(1)注意廣度;

        (2)注意穩(wěn)定性;

        (3)注意分配;


        (4)注意轉移。



        八、論述題

        48.在制約能力形成與發(fā)展條件的問題上,歷史上有過長期的爭論。遺傳決定論和環(huán)境決定論就是兩種代表性的觀點。

        我們認為制約能力形成與發(fā)展的條件有以下幾方面:

        (1)遺傳與早期營養(yǎng)條件在能力發(fā)展中有重要作用。遺傳通過素質影響能力的發(fā)展,素質是能力形成與發(fā)展的自然前提。例如,天生的盲人難以發(fā)展他在繪畫方面的能力:先天腦發(fā)育不全的人,不可能發(fā)展正常水平的智力。可見,離開了素質條件就談不上能力的發(fā)展。但是,素質不是能力,它只為能力的發(fā)展提供可能性。

        早期營養(yǎng)也是兒童智力發(fā)展的重要物質條件。如胎兒期營養(yǎng)不良,尤其是蛋白質缺乏,會導致腦細胞數量低于正常數量,造成智力缺陷。因此,加強孕期及嬰幼兒營養(yǎng)供給是智力開發(fā)的重要因素。

        (2)環(huán)境條件對能力的發(fā)展起決定影響。一般而言,個體之間能力發(fā)展的差異主要是由環(huán)境條件的差異造成的。

        早期環(huán)境包括家庭環(huán)境和學校教育環(huán)境。兒童在家庭環(huán)境中獲得的早期經驗對其智力發(fā)展有重要推動作用。有人對我國特殊民俗育兒方式(如沙袋育兒)的比較研究結果證明,在豐富的、有多種正常刺激的環(huán)境中生長的兒童,智力水平明顯優(yōu)于在單調、貧乏環(huán)境中成長的兒童。

        教育在個體能力發(fā)展中起主導作用。在教育過程中學習掌握知識、技能,同時也發(fā)展著能力。研究證明,教學方法對兒童能力的形成與發(fā)展有重要作用。前蘇聯(lián)心理學家列昂節(jié)夫運用一套個別訓練法使那些已被斷定為缺乏音樂素質的學生形成音樂聽覺能


        力。可見,良好的教育教學方法可以把似乎缺乏能力的兒童塑造成才。

        (3)社會實踐活動。人的能力的形成與發(fā)展離不開社會實踐活動。環(huán)境、教育作為能力發(fā)展的外部條件,只有通過主體的社會實踐活動。才能發(fā)揮它們的重要作用。有關“狼孩兒”和“野生兒”的研究結果,充分證明了這——點。

        此外,能力的發(fā)展與一個人的勤奮努力等主觀心理條件也是密不可分的。


        全真模擬試卷(二)

        教育學部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0 個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現(xiàn)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陶行知


        C.布魯納


        D.柏拉圖


        2.世界上早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文獻是( )


        A.《論語》


        B.《大學》


        C.《學記》


        D.《師說》


        3.普及教育始于( )


        A.原始社會


        B.奴隸社會


        C.資本主義社會


        D.社會主義社會 4.人對環(huán)境影響的接受是一個( )


        A.積極過程


        B.能動過程


        C.被動過程


        D.主動過程


        5.班級授課制在我國始于( )


        A.明初


        B.清末


        C.辛亥革命時期


        D.新中國成立


        6.智育中的“智”是指( )


        A.知識


        B.知識技能和智力


        C.智力D.技能

        7.古人所說的“學不躐等”體現(xiàn)了( )


        A.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B.啟發(fā)性教學原則


        C.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D.鞏固性教學原則 8.教師教育觀的是( )

        A.質量觀


        B.素質觀


        C.教學觀


        D.學生觀


        9.德育是指教育者培養(yǎng)受教育者( )


        A.政治觀點的教育


        B.思想品質的教育


        C.世界觀的教育


        D.品德的教育


        10.班集體形成的主要標志是( )


        A.組成集體領導B.開展了班級活動

        C.形成班集體正確的輿論


        D.全班支持班主任工作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 9 個小題,共 18 空,每空 1 分,共 18 分。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11.教育是一種 現(xiàn)象,是 的活動。


        12.教育的兩大基本規(guī)律是 ; 。


        13.影響人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是 、 和教育。


        14.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 ,又是教育工作的 。


        15.德育過程與個體思想品德形成過程二者之間是一種 和 的關系。


        16.在一定年齡階段內,年齡特征表現(xiàn)的是學生身心特征的 性;個別差異表現(xiàn)的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 性。


        17.“發(fā)現(xiàn)法”的倡導者是 ;“掌握學習”的創(chuàng)立者是 。


        18.學校、 、 三結合,統(tǒng)一各方面的教育影響,形成教育合力。


        19.我國的道德是 精神,是德育的重點內容;自覺紀律既是教育手段又是 。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 4 個小題,每小題 6 分,共 24 分)



        20.在學校工作中,我們怎樣才能做到以教學為主?


        21.為什么說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22.學生為什么既是教育的客體又是自我教育和發(fā)展的主體?


        23.建立學制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四、論述題(本題滿分 13 分)



        24.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yǎng)提高過程,試論述這一德育過程規(guī)律。


        心理學部分


        五、選擇題(本大題共 10 個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25.下列哪一項更準確地表達了人的心理過程的內容( )


        A.認知過程、情緒和情感過程


        B.情緒、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


        C.認知、情緒、情感、意志過程


        D.個性、情緒、情感和認知過程


        26.神經系統(tǒng)活動的基本方式是( )


        A.反射弧


        B.反射


        C.感應性


        D.感受性


        27.根據思維過程中憑借物或形態(tài)的不同,可以將思維分為( )


        A.動作思維、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


        B.動作思維、形式邏輯思維和非形式邏輯思維C.形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和求同思維

        D.形象思維、動作思維和形式邏輯思維


        28.學生掌握知識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以下哪一項( )


        A.知識的感知


        B.知識的理解


        C.知識的鞏固


        D.知識的運用


        29.“憂者見之則憂,喜者見之則喜”是受下列哪種情緒影響( )


        A.激情


        B.心境


        C.應激


        D.熱情


        30.下列哪項不是測驗量表應具備的條件( )


        A.信度


        B.效度


        C.常模


        D. 主 試 31.青少年異性交往的原則是( )

        A.真實坦誠


        B.互相接納


        C.自然、適度


        D.第一印象


        32.感覺是對( )


        A.直接作用于自己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種反映B.作用于自己感官的客觀事物的反映

        C.直接作用于自己感官的客觀事物整體屬性的一種反映


        D.直接作用于自己感官的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一種反映33.人的技能也被稱之為( )

        A.天才


        B.能力C.才能

        D.熟練


        34.盡管刺激不完整,但人們仍把一個事物知覺為一個整體,這是因為知覺具有( )


        A.恒常性


        B.理解性


        C.選擇性D.整體性


        六、填空題(本大題共 9 個小題,共 18 空,每空 1 分,共 18 分。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35.想像是人腦對已有 進行加工、改造而創(chuàng)造出 的過程。


        36.感受性是指人對 的感覺能力。它是動物心理反映的 形式。


        37.集中思維的主要特點是 ;發(fā)散思維的主要特點是 。


        38.高級神經活動類型是氣質的 ,而氣質是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的 。


        39,智商是指一個人 與 之間的比值。


        40.行為療法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有 和 。


        41.注意的兩大基本特征是 和 。


        42.智力技能形成的階段有 、原型操作和 。


        43.動機按其持續(xù)的時間可分為 和 。



        七、簡答題



        44.影響創(chuàng)造想像的因素有哪些?


        45.簡述遺忘規(guī)律的內容。


        46.能力與知識技能的關系怎樣?


        47.注意的品質特征是什么?



        八、論述題



        48.舉例分析制約能力形成發(fā)展的條件。




        全真模擬試卷(二)參考答案
        教育學部分


        一、選擇題

        1.A2.C3.C4.B5.B6.B7.C8.D9.D10.C



        二、填空題

        11.社會培養(yǎng)人

        12.教育與社會發(fā)展相互制約的規(guī)律教育與人的發(fā)展相互制約的規(guī)律

        13.遺傳環(huán)境

        14.出發(fā)點歸宿

        15.教育發(fā)展

        16.共

        17.布魯納布盧姆

        18.家庭社會

        19.集體主義目的



        三、簡答題

        20.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這是由學校的性質決定的。學校須堅持以教學為主、全面安排的原則。要做到以教學為主,首先要求在時間上,大部分用于教學,使教學有時間上的保證;其次,在內容上,以學書本知識為主,教材吸取人類的科學成果,價值高,有嚴密的學科體系。此外,在組織形式上,以課堂教學為主,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當然,以教學為主,并非教學惟一,應注意防止不正確傾向的出現(xiàn)。

        21.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這是因為:

        (1)教師與學生之間關系這一矛盾,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中,教師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2)教育方針及政策的落實,教學任務的完成,要通過教師來實現(xiàn);

        (3)教師總是一定社會利益的代表者,決定了學生思想政治方向。教師的思想觀點和立場,對學生的政治態(tài)度有著直接影響;

        (4)教師聞道在先,經過專業(yè)訓練,懂得教育方法,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引路人。

        22.在教育過程中,學生是教育的對象;教師是整個教育過程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從而決定了學生在教育過程中處于客體地位;同時,學生本身所具備的可塑性、依附性和向師性的特點,也說明學生處于客體地位。

        從另一方面看,學生是處于發(fā)展中的,具有主觀能動性。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活動是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始終是教育活動中的積極參與者。學生這種主觀能動性特點, 作為有自覺性和獨立性的人,決定了他又是自我教育和發(fā)展的主體。

        23.建立學制的依據是多方面的,受許多因素影響,但歸結起來,主要依據有 4 點:

        (1)學制建立首先依據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生產力水平低,


        自然科學不發(fā)達,不可能出現(xiàn)技術和專業(yè)學校。到了資本主義時代,大工業(yè)機器生產的

        發(fā)展,普及義務教育制度的建立,才出現(xiàn)了現(xiàn)代學校體系。

        (2)依據社會政治經濟制度。學制是社會發(fā)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反映一定社會政治經濟要求,并為其統(tǒng)治階級利益服務。因此,學制在專業(yè)設置、入學條件和教育目的等方面的確立,然受到一定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制約。

        (3)依據青少年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青少年身心發(fā)展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成長經歷不同的年齡階段。每一階段,各有其年齡特征。在確立學制時須適應這種特征。

        (4)依據本國學制的歷史發(fā)展和參照國外學制經驗。每個國家的學制都有自己形成和發(fā)展過程,建立學制時,要吸收原有學制中有用的部分,適合自己的民族傳統(tǒng)和文化傳統(tǒng),同時也要參照和吸收外國學制中有益的經驗。


        四 、 論 述 題 24.知、情、意、行,是品德構成的四個要素,對其培養(yǎng)和提高,達到統(tǒng)一和諧發(fā)

        展,是德育過程一個基本規(guī)律。

        知即品德認識,是指人們對一定行為準則的善惡及其意義的認識和評價,是人們確定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態(tài)度和行為準則的內在原因。

        情即品德情感,是指人們伴隨著品德認識所出現(xiàn)的愛與恨、喜歡與厭惡等內心情感體驗,對品德行為起著巨大的調節(jié)作用。

        意即品德意志,是指人們在一定的品德行為過程中頑強努力和克服困難的心理品質,是調節(jié)品德行為的精神力量。

        行即品德行為,是指人們在一定品德認識、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調節(jié)下,在行動上對他人、社會作出的反應,是品德形成發(fā)展的外在表現(xiàn)和客觀標志。


        在品德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知、情、意、行幾個因素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其

        中知是基礎,行是關鍵。

        學生品德的這四個因素,在發(fā)展方向和水平上又具有不平衡性。因此,德育可以視學生品德發(fā)展的具體情況,具有多種開端。


        心理學部分


        五、選擇題

        25.C26.B27.A28.B29.B30.D31.C32.D33.D34.D



        六、填空題

        35.表象新形象

        36.適宜刺激初級

        37.求同求異

        38.生理基礎心理表現(xiàn)

        39.智力年齡實際年齡

        40.系統(tǒng)脫敏厭惡療法

        41.指向性集中性

        42.原型定向原型內化

        43.長遠動機暫時動機



        七 、 簡 答 題 44.(1)創(chuàng)造性動機。它是創(chuàng)造想像得以開展的動力。


        (2)原型激發(fā)與聯(lián)想。創(chuàng)造想像往往要靠聯(lián)想來啟發(fā)人們的思維,進行創(chuàng)造想像。

        (3)積極的思維活動。創(chuàng)造想像是一種嚴密的構思過程。受思維活動的控制、支配和調節(jié)。

        (4)靈感和艱苦勞動。靈感產生時具有極高的工作效率。靈感是人類長期勞動的結果。

        45.學習后的不同時間里的保存量是不同的。即遺忘的發(fā)展是不均衡的,識記之后遺忘即產生,在識記后的初一段時間里遺忘得比較快,比較多,以后逐漸減緩,到了相當的時間幾乎不再遺忘。即“先快后慢”。

        46.能力與知識技能既有區(qū)別,又密切地聯(lián)系著。能力與知識、技能緊密聯(lián)系,相輔相成。

        首先,能力是掌握知識、技能的要前提,它制約知識、技能形成的速度、深淺、難易和鞏固程度;其次,能力是在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形成和發(fā)展的。二者基本呈同向發(fā)展。

        能力與知識、技能是有區(qū)別的,不能把它們等同起來。區(qū)別表現(xiàn)在:

        (1)所屬范疇不同;

        (2)概念不同;

        (3)表現(xiàn)形式不同;

        (4)遷移的水平不同;

        (5)二者發(fā)展不同步。47.(1)注意廣度;

        (2)注意穩(wěn)定性;

        (3)注意分配;


        (4)注意轉移。



        八、論述題

        48.在制約能力形成與發(fā)展條件的問題上,歷史上有過長期的爭論。遺傳決定論和環(huán)境決定論就是兩種代表性的觀點。

        我們認為制約能力形成與發(fā)展的條件有以下幾方面:

        (1)遺傳與早期營養(yǎng)條件在能力發(fā)展中有重要作用。遺傳通過素質影響能力的發(fā)展,素質是能力形成與發(fā)展的自然前提。例如,天生的盲人難以發(fā)展他在繪畫方面的能力:先天腦發(fā)育不全的人,不可能發(fā)展正常水平的智力??梢?,離開了素質條件就談不上能力的發(fā)展。但是,素質不是能力,它只為能力的發(fā)展提供可能性。

        早期營養(yǎng)也是兒童智力發(fā)展的重要物質條件。如胎兒期營養(yǎng)不良,尤其是蛋白質缺乏,會導致腦細胞數量低于正常數量,造成智力缺陷。因此,加強孕期及嬰幼兒營養(yǎng)供給是智力開發(fā)的重要因素。

        (2)環(huán)境條件對能力的發(fā)展起決定影響。一般而言,個體之間能力發(fā)展的差異主要是由環(huán)境條件的差異造成的。

        早期環(huán)境包括家庭環(huán)境和學校教育環(huán)境。兒童在家庭環(huán)境中獲得的早期經驗對其智力發(fā)展有重要推動作用。有人對我國特殊民俗育兒方式(如沙袋育兒)的比較研究結果證明,在豐富的、有多種正常刺激的環(huán)境中生長的兒童,智力水平明顯優(yōu)于在單調、貧乏環(huán)境中成長的兒童。

        教育在個體能力發(fā)展中起主導作用。在教育過程中學習掌握知識、技能,同時也發(fā)展著能力。研究證明,教學方法對兒童能力的形成與發(fā)展有重要作用。前蘇聯(lián)心理學家列昂節(jié)夫運用一套個別訓練法使那些已被斷定為缺乏音樂素質的學生形成音樂聽覺能


        力??梢姡己玫慕逃虒W方法可以把似乎缺乏能力的兒童塑造成才。

        (3)社會實踐活動。人的能力的形成與發(fā)展離不開社會實踐活動。環(huán)境、教育作為能力發(fā)展的外部條件,只有通過主體的社會實踐活動。才能發(fā)揮它們的重要作用。有關“狼孩兒”和“野生兒”的研究結果,充分證明了這——點。

        此外,能力的發(fā)展與一個人的勤奮努力等主觀心理條件也是密不可分的。

        2025教資上岸大本營

        • 考試公告
        • 成績查詢
        • 資格認定
        • 備考講座

        掃碼進群,備考路上不孤獨,互幫互助,共同上岸!

        點擊打開
        收藏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

        — 登錄賬號,免費查看完整備考資料 —

        每日一練

        歷年試題

        面試寶典

        時政熱點

        歡迎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