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下半年國家教師教師資格《中學綜合素質》測試試卷(九)
時間:2018-09-21 16:20:10責任編輯:jiameng
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2018 初中
- *備考沒方向?
- *考試時間不清楚?
- *成績看不懂?
- *考試內容沒有掌握?
- *拿證之后何去何從?
- *別人上岸也這么難?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中國四大名樓中位于長江以北的是( )。A.岳陽樓B.鸛雀樓C.滕王閣D.黃鶴樓參考答案:B我的答案:未作答參考解析岳陽樓位于湖南省岳陽市,滕王閣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黃鶴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鸛雀樓位于山西省永濟市,在長江以北。因此答案為B。2師德修養(yǎng)的時代性特點需要教師( )。 A.隨時代變化.徹底變革師德內涵B.向西方發(fā)達國家學習,重新確立師德規(guī)范C.與時俱進,豐富和發(fā)展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師德 D.以不變應萬變,守護祖國的師德傳統(tǒng)參考答案:C我的答案:未作答【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教師的職業(yè)道德。 3《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規(guī)定把( ?。┳鳛榻逃l(fā)展的強大動力。教育要發(fā)展,根本靠改革。要以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鼓勵地方幫學校大膽探索和試驗,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改革步伐。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體制、辦學體制、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質量評價和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建設現(xiàn)代學校制度。加快解決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對高質量多樣化人才需要與教育培養(yǎng)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眾期盼良好教育與資源相對短缺的矛盾、增強教育活力與體制機制約束的矛盾,為教育事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提供強大動力。 A.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B.育人為本C.改革創(chuàng)薪D.促進公平 參考答案:C我的答案:未作答參考解析C【解析】《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規(guī)定把改革創(chuàng)新作為教育發(fā)展的強大動力。教育要發(fā)展,根本靠改革。要以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鼓勵地方和學校大膽探索和試驗,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改革步伐。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體制、辦學體制、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質量評價和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建設現(xiàn)代學校制度。加快解決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對高質量多樣化人才需要與教育培養(yǎng)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眾期盼良好教育與資源相對短缺的矛盾、增強教育活力與體制機制約束的矛盾,為教育事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提供強大動力。6被毛澤東主席譽為“一代天驕”的成吉思汗(?。?/span>
A.統(tǒng)一了蒙古
B.建立了元朝
C.滅亡了南宋
D.創(chuàng)立了行省制度
參考答案:A我的答案:未作答
本題考查成吉思汗的成就,成吉思汗在公元1206年統(tǒng)一蒙古各部,建立元朝是忽烈,滅亡了南宋也是忽烈,行省制度是元朝才創(chuàng)立的,答案只能選A項。
7《教育法》規(guī)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chǎn)損失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 )
A.民事責任
B.刑事責任
C.一般責任
D.行政責任
參考答案:B我的答案:未作答
參考解析
《教育法》第七十三條規(guī)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chǎn)損失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span>
8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規(guī)定,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國務院領導下,由( ?。┕芾?。
A.教育部門
B.學校自己
C.地方人民政府
D.國務院行政部門
參考答案:C我的答案:未作答
參考解析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我國《教育法》的了解。
【名師詳解】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十四條的規(guī)定:“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jù)分級管理、分工負責的原則,領導和管理教育工作。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國務院領導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管理?!币虼吮绢}選C。
9我國唐代有“詩仙”李白、“詩圣”杜甫,人稱“李杜”。人稱“小李杜”的兩位詩人分別是( ?。?/span>
A.李商隱、杜牧
B.李清照、杜甫
C.李鴻章、杜娟
D.李世民、杜如晦
參考答案:A我的答案:未作答
參考解析
小李杜分別指李商隱和杜牧。
10“子虛烏有”一詞出自以下哪部作品?( ?。?/span>
A.司馬相如《上林賦》
B.張衡《東京賦》
C.左思《三都賦》
D.司馬相如《子虛賦》
參考答案:D我的答案:未作答
參考解析
“子虛烏有”出自司馬相如《子虛賦》,原句為:“楚使子虛于齊,王悉發(fā)車騎,與使者出畋。畋罷,子虛過姹烏有先生,亡是公存焉?!?/span>
11義務教育經(jīng)費投入實行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jù)職責共同負擔,( ?。┴撠熃y(tǒng)籌落實的體制。
A.國務院
B.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
C.縣人民政府
D.各鄉(xiāng)鎮(zhèn)
參考答案:B我的答案:未作答
1219世紀末,日本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面西化與現(xiàn)代化的改革運動是( )。
A.倒幕運動
B.大化改新
C.明治維新
D.戰(zhàn)后改革
參考答案:C我的答案:未作答
參考解析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日本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名師詳解】19世紀末,日本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面西化與現(xiàn)代化的改革運動是明治維新運動。倒幕運動是日本明治維新以前以中下級武士為主體的改革派進行的一場旨在推翻幕府統(tǒng)治的運動;大化改新是使日本從封建社會變?yōu)橘Y本主義社會的一場政治變革運動;日本的戰(zhàn)后改革是在美國主導下進行的一場政治改革運動。因此本題選C。
14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一般來說有四種視角,鄭春華的《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屬于( )視角。
A.成人視角
B.兩代人對話對比的視角
C.兒童視角
D.少年作者的視角
參考答案:C我的答案:未作答
參考解析
《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是以兒童的眼光來看待事物,看待世界,看待兒童自身的.故為兒童視角。
15初的人類,為了尋找足夠的食物,經(jīng)常過著一種漂泊不定的生活,漂泊到一個地方,即隨便找個臨時夜宿處。這種時常遷徙但又隨遇而安的居住方式,應當視作人類從巢居形式進入穴居形式之前所經(jīng)歷的一個過渡階段。對文中“過渡階段”的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A.人類為了尋找食物.經(jīng)常過著一種漂泊不定的生活
B.人類尋找食物找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住下來
C.漂泊到什么地方.即隨便找個臨時夜宿處
D.時常遷徙但又隨遇而安的居住形式
參考答案:D
17①對發(fā)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尤其如此
②很大原因是因為中國仍然保持著對資本流動的嚴格控制
③作為一個發(fā)展中國家,中國之所以在過去這些年屢屢可以躲過金融危機的直接沖擊
④資本的自由流動,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
⑤一個原因就是這些國家尚不成熟的金融體系碰上了具有高度流動性的國際資本
⑥這個世界上幾乎還沒有哪個新興市場國家逃脫過金融危機的魔爪
對上述語句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
A.③②⑥⑤④①
B.⑥①⑤④③②
C.④①③②⑥⑤
D.③②④①⑥⑤
參考答案:D我的答案:未作答
參考解析
由旬③中的“中國之所以……”和句②中的“很大原因是因為……”之間的因果關系可知,②應該緊跟在③后面;由句④中的“從來都是……”和句①中的“對……尤其如此”可知,①應該緊跟④句之后;⑤對⑥句中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進行了解釋,故⑤應排在⑥句之后;觀察②句可以看出,該句引出一個關于“資本流動”的話題;根據(jù)話題的統(tǒng)一性原則可以判斷出,以“資本的自由流動”起始的句④應當緊承句②。因此正確排序為③②④①⑥⑤,即D項。
20“青少年、兒童是社會未來,人類的希望,有著獨立的社會地位,是行使權利的主體?!边@是( )。
A.《兒童權利公約》的精神
B.《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
C.《義務教育法》的精神
D.《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精神
參考答案:A我的答案:未作答
參考解析
《兒童權利公約》的精神就是維護青少年、兒童的社會權利主體地位。
22在PowerPoint的幻燈片瀏覽視圖中,用戶不能進行的操作是( ?。?/span>
A.插入幻燈片
B.刪除幻燈片
C.設置幻燈片中圖片的動畫效果
D.修改幻燈片的內容
參考答案:D
23“鴻鵠之志”早出現(xiàn)在( )
A.《論語》
B.《戰(zhàn)國策》
C.《史記》
D.《資治通鑒》
參考答案:C我的答案:未作答
24唯物主義一元論同唯心主義一元論對立的根本點在于( ?。?/span>
A.世界發(fā)展動力問題
B.意識本質問題
C.世界本質問題
D.實踐本質問題
參考答案:C我的答案:未作答
參考解析
唯物主義是與唯心主義相對立的基本哲學派別,它主張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唯物主義堅持按世界的本來面目去說明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來成分,唯物主義精神也就是科學精神。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26某堂課上,某教師上課興致正濃,發(fā)現(xiàn)下面有兩名學生交頭接耳,教師上課興致被破壞,便生氣地令兩名學生互抽對方臉蛋,以示懲戒。
運用相關教師職業(yè)道德和教育法規(guī)的相關知識,對材料中教師的行為進行評析。
參考解析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教師職業(yè)道德的了解以及對教育法律法規(guī)的運用。
【參考答案】(1)師生關系是影響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因素,處理好師生關系,是教學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從法律角度來講,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關系,二者應該互相尊重,學生要尊師重道,教師要關愛學生。《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九條第二款規(guī)定:”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痹摬牧现校m然學生在課堂上交頭接耳有錯在先,但是教師令兩名學生互抽對方臉蛋的做法也是不對的,這不僅違背了教師職業(yè)道德行為規(guī)范,而且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2)由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局限性,在一些問題上,他們不一定能認識到行為錯誤的根源,因此在教學中懲罰又是不可少的。但懲罰不能是體罰,不能對學生的身心造成傷害,懲罰是一把雙刃劍,教師不但要慎用,而且要用得巧、用得恰到好處。教師須明確一個宗旨,即懲罰不僅僅是為了懲罰學生,而是要讓學生從這一件事情中獲得某些認知,讓學生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從心理上提高對事情的認識,為以后處理類似事件積累經(jīng)驗。這才是懲罰的終目的。
(3)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善于批評、懲罰,還要善于巧妙運用表揚、獎勵等手段,從而賞罰分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三、寫作題(本大題共30分)
28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好老師意味著什么?首先意味著他是這樣一個人,他熱愛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好人,善于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們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馬克思說:“只能用愛來交換愛,只能用信任來交換信任?!备郀柣f:“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才會教育孩子?!?nbsp;
請以“師愛”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參考解析
作文題,不做參考答案,自由練習。
2025教資上岸大本營
掃碼進群,備考路上不孤獨,互幫互助,共同上岸!
點擊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