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特崗教師 2015
一、單項選擇題
1.學校產生于( )
A.原始社會
B.奴隸社會
C.封建社會
D.資本主義社會
2.下列屬于一般能力的是( )
A.色調感
B.曲調感
C.節(jié)奏感
D.觀察力
3.下列教學方法中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是( )
A.討論法
B.讀書指導法
C.演示法
D.實驗法
4.屬于條件反射的是( )
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
C.防御反射
D.信號反射
5.教育史上早提出“教學具有教育性”這一命題的是( )
A.孔子
B.杜威
C.夸美紐斯
D.赫爾巴特
6.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根本動因是( )
A.政治需要
B.科技進步
C.生產力發(fā)展水平
D.產業(yè)革命
7.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正式將“兩基”作為新的奮斗目標,開始了普及義務教育的第二次跳躍,其中“兩基”指的是( )
A.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
B.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文盲
C.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D.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8.關心集體、關心社會、助人為樂、誠實、正直,屬于( )
A.性格的態(tài)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情緒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9.我國中小學課程計劃的基本部分是( )
A.課程設置
B.學科順序
C.課時分配
D.學周安排
10.“學不躐等”講的是教學要重視( )
A.啟發(fā)性原則
B.直觀性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11.常用電吹風來吹頭發(fā),卻沒想過用它來烘干潮濕的衣服,這種情況屬于( )
A.負向遷移
B.原型啟發(fā)
C.功能固著
D.醞釀效應
12.埃里克森人格發(fā)展理論認為兒童人格發(fā)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有一種沖突和矛盾所決定的發(fā)展危機。比如12~18歲面臨的沖突是( )
A.勤奮感對自卑感
B.主動感對內疚感
C.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
D.自主感對羞恥感
13.突然的敲門聲,將聽課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去,這種情況屬于( )
A.隨意注意
B.不隨意注意
C.隨意后注意
D.注意的動搖
14.班級授課制的特征可以用( )幾個字來概括。
A.班、課、室
B.師、生、課
C.師、生、時
D.班、課、時
15.學生害怕在社交場合講話,擔心自己會因發(fā)抖、臉紅、聲音發(fā)顫、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慮。覺得自己說話不自然,因而不敢抬頭,不敢正視對方的眼睛。這種心理癥狀是( )
A.恐懼癥
B.抑郁癥
C.強迫癥
D.焦慮癥
11.常用電吹風來吹頭發(fā),卻沒想過用它來烘干潮濕的衣服,這種情況屬于( )
A.負向遷移
B.原型啟發(fā)
C.功能固著
D.醞釀效應
12.埃里克森人格發(fā)展理論認為兒童人格發(fā)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有一種沖突和矛盾所決定的發(fā)展危機。比如12~18歲面臨的沖突是( )
A.勤奮感對自卑感
B.主動感對內疚感
C.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
D.自主感對羞恥感
13.突然的敲門聲,將聽課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去,這種情況屬于( )
A.隨意注意
B.不隨意注意
C.隨意后注意
D.注意的動搖
14.班級授課制的特征可以用( )幾個字來概括。
A.班、課、室
B.師、生、課
C.師、生、時
D.班、課、時
15.學生害怕在社交場合講話,擔心自己會因發(fā)抖、臉紅、聲音發(fā)顫、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慮。覺得自己說話不自然,因而不敢抬頭,不敢正視對方的眼睛。這種心理癥狀是( )
A.恐懼癥
B.抑郁癥
C.強迫癥
D.焦慮癥
16.我國《義務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發(fā)展( )
A.專業(yè)教育
B.基礎教育
C.中等教育
D.職業(yè)教育
17.教育學研究的對象是( )
A.教育過程
B.教育事例
C.教育規(guī)律
D.教育問題
18.我國將九年義務教育全13制小學、初級中學“教學計劃”改為“課程計劃”的文件頒布于( )
A.1985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4年
19.下列不屬于學校法律關系的是( )
A.學校與學生
B.學校與家長
C.學校與教師
D.學校與政府
20.“隨機應變”是思維的( )品質。
A.廣闊性
B.獨立性
C.靈活性
D.邏輯性
二、填空題
1.舒茨的人際關系理論把人的需要分為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___________。
2.奧蘇貝爾認為,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主要由三個方面的內驅力組成:認知的內驅力,自我提高的內驅力和___________。
3.學生的認知差異主要包括認知方式差異和___________。
4.師生在社會道德上是___________的關系。
5.我國教師的身份特征是___________。
6.教師的勞動特點是由其任務和職業(yè)角色的__________所決定的。
7.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___________。
8.洛克的___________理論,奠定了洛克的個人本位論。
9.美國的___________倡導“發(fā)現(xiàn)學習法”。
10.人的智力呈___________分布。
三、判斷題
1.教師應該給學生的想法劃定一個“標準觀念”或“標準做法”,只要學生的想法與此不同的,就是“錯誤觀念”。( )
2.過去的教學評價用統(tǒng)一標準,單純以量化結果進行教學評比,違背了教學發(fā)展規(guī)律。( )
3.心理健康的定義之一是:一種生活適應的良好狀態(tài)。( )
4.損害的發(fā)生不是教育法律救濟的前提。( )
5.“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屬于條件性知識。( )
6.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人的行為。( )
7.教師的有效指導是研究性課程成功實施的基本條件。( )
8.測驗的效度是指一個測驗經過多次測量后所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 )
9.德育就是政治教育。( )
10.氣質和性格都是有好壞之分的。( )
四、簡答題
1.簡述班主任在班級中的角色。
2.簡述實現(xiàn)有意義學習的條件。
3.簡述教師課堂提問的基本要求。2025年特崗教師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