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特崗教師 2018
一、單項選擇題
1.法國人談起中國人心目中的法國文學,總忍不住用一種輕蔑的口吻說:“你們喜歡《茶花女》?!痹诜▏搜劾?,喜歡大仲馬還算有些品味,畢竟他有一部《基督山伯爵》,有《三個火槍手》,小仲馬有什么呢?只不過寫了一個交際花而已。法國文學是法國人的驕傲,在世界文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僅喜歡《茶花女》,顯而易見是對法國文學的不尊重?!恫杌ㄅ吩谥袊蔀橐环N流行,差不多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當時正趕上戊戌變法失敗,人心沮喪,改良的路行不通,大家只好將就著胡亂看小說?!安杌ㄅ痹谥袊就恋恼Q生,是生逢其時。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茶花女》在中國的流行有一定的社會背景
B.對文學作品的喜好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品味
C.評價文學作品要結合其誕生的時代背景
D.中國人和法國人的文學審美觀存在區(qū)別
2.從羊皮紙、竹筒到紙張、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從摩爾斯電碼、二進制代碼到影像的數(shù)字化,文化產品的載體越來越輕盈,精神產品的傳播也越來越迅捷。特別是互聯(lián)網的發(fā)明和應用,打破了文化內容傳播的時空界限,讓文字、視頻、音樂可以在瞬間傳到地球上的任何一個角落。同時,借助科技創(chuàng)新的種種新工具,人們可以以更快捷的速度,制作精彩紛呈的動漫游戲、數(shù)字影視、手機報紙、網絡出版、有聲讀物等等,并由此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全新的文化產業(yè)。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 )。
A.文化的進步包含科技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
B.科技創(chuàng)新使文化創(chuàng)新的潛力變得無窮
C.科技創(chuàng)新大大推進了文化創(chuàng)新的進程
D.科技創(chuàng)新為文化創(chuàng)新提供了工具和載體
3.網絡時代是一個“信息過剩而注意力稀缺”的時代,以網絡為基礎的當代經濟的本質是“注意力經濟”,在這種經濟形態(tài)中,重要的資源是注意力,因此在互聯(lián)網上如何吸引注意力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網絡時代對注意力的經濟價值的強調無疑是需的,但如果忽視了對吸引注意力的道德評價和精神意義,就會導致對注意力缺乏應有的人文關懷和起碼的尊重,以致于會有人利用網絡手段的便捷性和隱匿性,通過不實和不良信息去浪費、污染、踐踏他人的注意力,這無疑也是一種嚴重的精神傷害。
根據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圖是( )。
A.呼吁網絡時代要善用注意力,珍視其精神和文化價值
B.強調網絡時代如何吸引注意力是創(chuàng)造經濟價值的關鍵
C.強調網絡時代忽略了對吸引注意力的道德評價呼吁
D.應加強對網絡注意力污染和扭曲的管理
4.被稱為“雨巷詩人”的現(xiàn)代派詩人是( )
A.徐志摩
B.戴望舒
C.胡適
D.聞一多
5.十堰:武當山。請你在備選答案中找出一組與之在邏輯關系上為貼近、相似或匹配的詞。
A.宜昌:神農架
B.咸寧:九宮山
C.襄陽:古隆中
D.黃陂:木蘭山
6.光線:折射:水。請你在備選答案中找出一組與之在邏輯關系上為貼近、相似或匹配的詞。
A.綠葉:光合作用:葉綠素
B.水蒸氣:凝結:玻璃
C.電腦:計算:數(shù)據
D.海洋:洋流:臺風
7.每年高考成績公布期間,社會總要掀起一陣“狀元熱”和“排名熱”。國人熱衷于排名的做法,往往會阻礙了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成長。以下哪項不能支持上述觀點?( )
A.“排名熱”具有社會需求,有利于促進競爭
B.排名就是固化,容易滋生固步自封情緒,而創(chuàng)新排斥各種排名
C.過分支持一次考試的贏者,容易形成不寬容失敗者的氛圍,不利于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成長
D.社會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才,高考只是評價人才的一種標準
8.文化是活的生命。持久的生命力有賴于其影響力,而社會大眾的喜愛是構成影響力的前提條件。由此可以推出( )。
A.受到大眾喜愛的文化就會有影響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B.不受大眾喜愛的文化就沒有持久的生命力
C.文化沒有影響力就不會受到社會大眾的喜愛
D.只有具備了持久的生命力,才可能會受到社會大眾的喜愛
9.( ),法國人攻克巴士底獄,揭開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
A.1789年7月12日
B.1789年7月14日
C.1789年7月16日
D.1789年l2月12日
10.下列戰(zhàn)役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武漢會戰(zhàn)②淞滬會戰(zhàn)③徐州會戰(zhàn)④太原會戰(zhàn)⑤棗莊會戰(zhàn)
A.②④③①⑤
B.②③④①⑤
C.③②①④⑤
D.③②⑤④①
【參考答案及解析】
1.A【解析】文段主要講述了為什么在法國不被認可的《茶花女》,在中國卻能流行,后一句點名原因一一生逢其時,即有一定社會背景。故答案為A。本題也可通過主題快速排除。文段一直圍繞《茶花女》這一主題來論述,而選項中只有A項有主題詞《茶花女》,故為正確答案。
2.D【解析】根據文段中的“同時”可知,前后兩部分內容為并列關系。前一部分說明科技的創(chuàng)新使文化產品的載體越來越輕盈,后一部分說明科技創(chuàng)新的種種新工具創(chuàng)新出了一個個全新的文化產業(yè)。綜合起來,可知科技創(chuàng)新為文化創(chuàng)新提供了工具和載體。D項為正確答案。C項為干擾項,文化創(chuàng)新的進程文中并未涉及。
3.A【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在以網絡為基礎的經濟形態(tài)下,重要的資源是注意力。接著以“但”做轉折說題在強調注意力經濟價值的同時,切不可忽視對吸引注意力的道德評價和精神意義,并指出如果忽視會造成的嚴重后果。由此可看出作者的意圖是呼吁網絡時代要善用注意力,即A項。B項“如何吸引注意力”、D項“加強管理”在文段中沒有體現(xiàn)。C項“忽略了對吸引注意力的道德評價”是文段假設的情況,C項與文意不符。
4.B【解析】戴望舒是中國現(xiàn)代派象征主義詩人。代表作有《雨巷》,并因此作被稱為“雨巷詩人”,此外還有《尋夢者》、《單戀者》、《煩優(yōu)》等。
5.B【解析】武當山位于十堰市,九宮山位于成寧市。A項神農架位于湖北西部邊陲,而非位于宜昌;C項古隆中位于襄樊市襄陽,D項木蘭山位于武漢市黃陂區(qū),襄陽和黃陂都不是市名,故排除。
6.B【解析】光線遇水發(fā)生折射,水蒸氣遇玻璃發(fā)生凝結。
7.A【解析】加強型題目,注意要求選擇不支持觀點的一項。題干觀點是熱衷于排名的做法會阻礙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成長,即不主張排名的做法。A項指出“排名熱”的優(yōu)點,削弱了題干結論。B、C、D三項都支持了題干觀點。
8.B【解析】考查要條件假言推理。由題干第二句可知,“影響力”是“持久的生命力”的要條件,而“社會大眾的喜愛”是“影響力”的要條件。即可推出“社會大眾的喜愛”是“持久的生命力”的要條件,故B項正確。A、C、D三項都將“社會大眾的喜愛”當成充分條件,故錯誤。
9.B【解析】l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它成為法國大革命爆發(fā)的標志,這一天成為法國國慶紀念日。
10.A【解析】武漢會戰(zhàn)發(fā)生于1938年6月至lo月;淞滬會戰(zhàn)發(fā)生于1937年8月13日,前后共歷時3個月;徐州會戰(zhàn)發(fā)生于l938年1月至5月,太原會戰(zhàn)發(fā)生于1937年9月至ll月;棗莊會戰(zhàn)發(fā)生于1940年5月。
2025年特崗教師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