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2023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一、單選題
1.教育是( )的一種社會活動。
A.引領人
B.養(yǎng)育人
C.教導人
D.培養(yǎng)人
2.“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主要說明了( )
A.教學內容
B.教學原則
C.教學方法
D.教學過程
3.節(jié)儉屬于性格的( )特征。
A.態(tài)度
B.行為
C.意志
D.情感
4.依據(jù)埃里克森的人格發(fā)展階段理論,6~11歲兒童人格發(fā)展的主要任務是獲得( )
A.勤奮感
B.主動感
C.自主感
D.自我同一性
5.要想實現(xiàn)自己的教育教學目標,教師們必然要對教學內容的處理、教學過程的組織、教學方法的選擇以及教學媒體的使用等諸多方面進行規(guī)劃,這種系統(tǒng)規(guī)劃被稱為( )
A.教學設計
B.教學策略
C.教學模式
D.教學目標
二、辨析題
小明晚上打游戲導致第二天上課無精打采,這是相繼負誘導。
【參考答案解析】
一、單選題
1.D【解析】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
2.D【解析】“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是儒家思孟學派提出的學習過程。
3.A【解析】性格的態(tài)度特征是指個體對自己、他人、集體、社會以及對工作、勞動、學習的態(tài)度特征。例如,謙虛或自負、利他或利己、節(jié)儉或浪費等。
4.A【解析】埃里克森認為,6~11歲兒童的主要發(fā)展任務是培養(yǎng)勤奮感。
5.A【解析】教學設計指教學的系統(tǒng)規(guī)劃及其教學方法的設計。即為了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對教什么(課程內容)和怎么教(教學組織模式選擇、教學策略及媒體選擇等)進行設計。教師通過教學設計將課程轉變成學生的活動、作業(yè)和任務,決定著學生學什么,怎么學,并以此教學計劃作為指導自己課堂行為的可變性框架。
二、辨析題
(1)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2)誘導是由興奮過程引起或加強抑制過程,以及由抑制過程引起或加強興奮過程。前者是負誘導,后者是正誘導。相互誘導可能是同時性的,也可能是相繼的。相繼性誘導是在大腦皮層的相同位置上以興奮與抑制發(fā)生的先后來分的。由于晚上打游戲,大腦皮層上的興奮導致第二天無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大腦抑制,是相繼負誘導。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