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2018教師資格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學習的認知基礎(五)
知識點五十三:記憶的品質(zhì)
一、記憶的敏捷性。這是記憶的速度和效率特征。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記住較多的東西,就是記憶敏捷性良好的表現(xiàn)。
二、記憶的持久性。這是記憶的保持特征。能夠把知識經(jīng)驗長時間地保留在頭腦中,甚至終身不忘,這就是記憶持久性良好的表現(xiàn)。
三、記憶的準確性。這是記憶的正確和精確特征。
四、記憶的準備性。這是記憶的提取和應用特征,它使人能及時、迅速、靈活地從記憶信息的儲存庫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識經(jīng)驗,以解決當前的實際問題。
重點例題點撥
1.教師答疑時,能迅速靈活地提取腦中知識,以解決學生當前的問題,這體現(xiàn)了記憶品質(zhì)的( D )
A.準確性B.持久性
C.敏捷性D.準備性
知識點五十四:記憶的過程
記憶過程包括識記、保持、再認或回憶三個環(huán)節(jié)。從信息加工的角度來看,記憶過程是對輸入信息的編碼、儲存和提取的過程。
一、識記
(一)根據(jù)識記有無目的性,識記分為無意識記和有意識記。
1.無意識記是事先沒有預定目的,也不需要運用任何有助于識記的方法和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地識記。
2.有意識記是有明確的目的,并運用一定方法的識記,在識記過程中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二)根據(jù)識記材料的性質(zhì)和識記方法的不同,可分為機械識記和意義識記。
1.機械識記是指只根據(jù)材料的外部聯(lián)系或表現(xiàn)形式,以簡單、重復的方式進行的識記。
2.意義識記是在理解的基礎上,依據(jù)材料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或已有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所進行的識記,它是學生識記的主要形式。
二、保持與遺忘
1.保持是指已獲得的知識經(jīng)驗在人腦中的鞏固過程,是記憶過程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但是,識記的材料在保持過程中總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變化和遺忘。
2.早對遺忘進行實驗研究的是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遺忘曲線”。遺忘是有規(guī)律的,即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其趨勢是先快后慢,呈負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遺忘了。
3.影響遺忘進程的因素包括:(1)學習材料的性質(zhì);(2)識記材料的數(shù)量和學習程度。實驗證明,過度學習(即能夠背誦之后再進行的學習)的程度達到50%,即學習的熟練程度達到150%時,記憶效果好;(3)記憶任務的長久性與重要性;(4)識記的方法;(5)時間因素;(6)情緒和動機。
4.遺忘的原因:(1)消退說
消退說認為,遺忘是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衰弱,以致后消退的結果。
(2)干擾說
干擾說認為,遺忘是由于在學習和回憶之間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擾所致。一旦干擾被排除,記憶就能恢復,而記憶痕跡不會消退。干擾說可用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來說明。前攝抑制是先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后學習材料的干擾作用。后學習的材料對保持和回憶先學習的材料的干擾作用,則稱為倒攝抑制。
(3)壓抑(動機)說
壓抑說認為,遺忘是由于情緒或動機的壓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壓抑被解除,記憶就能恢復。由于情緒緊張而引起的遺忘(考試時常發(fā)生)就屬于這種類型。
(4)提取失敗說
我們常常有這樣的經(jīng)驗,明明知道對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來。這種現(xiàn)象稱為“舌尖現(xiàn)象”。遺忘之所以發(fā)生,不是因為存儲在長時記憶中的信息消失了,而是因為編碼不準確,失去了檢索線索或線索錯誤。
三、回憶或再認
回憶指過去經(jīng)歷過的事物不在面前,人們在頭腦中把它重新呈現(xiàn)出來的過程。再認是指人們對感知過、思考過或體驗過的事物,當它再度呈現(xiàn)時,仍能認識的心理過程。
重點例題點撥
1.讓小麗先后學習兩組難易相當、性質(zhì)相似的材料,隨后的檢査發(fā)現(xiàn)她對前面一組材料的回憶效果不如后面一組好,這是由于受到( A )
A.倒攝抑制B.前攝抑制
C.分化抑制D.延緩抑制
2.閉卷考試時,學生在頭腦中呈現(xiàn)問答題答案的心理活動屬于(D)
A.識記B.保持
C.再認D.回憶
3.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早對知識的遺忘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其研究成果被繪制成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該曲線表明,遺忘的發(fā)展是不均衡的,其規(guī)律是( A )A.先快后慢,呈負加速型 B.先快后慢,呈正加速型C.先慢后快,呈負加速型 D.先慢后快,呈正加速型
知識點五十五:提高記憶效果的方法
(一)明確記憶目的,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二)理解學習材料的意義;
(三)對材料進行精細加工,促進對知識的理解;
(四)運用組塊化學習策略,合理組織學習材料;
(五)運用多重信息編碼方式,提高信息加工處理的質(zhì)量;
(六)重視復習方法,防止知識遺忘。
復習在記憶中有重要作用。有效組織復習的方法有:
1.及時復習;2.合理分配復習時間;3.分散復習與集中復習相結合;4.復習方法多樣化;
5.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復習;6.嘗試回憶與反復識記相結合。
重點例題點撥
1.【簡答】簡述如何有效地組織復習。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