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全國教資備考群:1098976291(點擊進群,群內定期分享教資備考筆面通關資料包,并有專業(yè)老師答疑解惑)
德育是教育者依據(jù)特定社會要求和德育規(guī)律,對受教育者實施有目的、有計劃的影響,培養(yǎng)他們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活動。
德育的主要內容:
(1)愛國主義教育與國際主義教育;
(2)理想和傳統(tǒng)教育;
(3)集體主義教育;
(4)勞動教育;
(5)紀律和法制教育;
(6)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
德育的原則:
(1)導向性原則
導向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導向性原則是德育的一條重要原則,因為學生正處在品德迅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一方面他們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們又年輕,缺乏社會經驗與識別能力,易受外界社會的影響。學校德育要堅持導向性原則,為學生的品德健康發(fā)展指明方向。
貫徹導向性原則的基本要求:①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②德育目標須符合新時期的方針政策和總任務的要求。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現(xiàn)實性結合起來。
(2)疏導原則
疏導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貫徹疏導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講明道理,疏導思想。②因勢利導,循循善誘。③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
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把對學生個人的尊重和信賴與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結合起來,使教育者對學生的影響與要求易于轉化為學生的品德。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也說“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span>
貫徹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愛護、尊重和信賴學生。②要求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確,明確具體和嚴寬適度。③要求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認真執(zhí)行。
(4)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應當有目的、有計劃地把來自各方面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加以組織、調節(jié),使其相互配合,協(xié)調一致,前后連貫地進行,以保障學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發(fā)展。
貫徹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要統(tǒng)一學校內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②要統(tǒng)一社會各方面的教育影響。③對學生進行德育要有計劃有系統(tǒng)地進行。
(5)因材施教原則
因材施教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從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品德發(fā)展的實際出發(fā),根據(jù)他們的年齡特征和個性差異進行不同的教育,使每個學生的品德都能得到好的發(fā)展。我國的孔子提出了“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學生的有效方法,并根據(jù)學生特點進行有區(qū)別的教育。
貫徹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內心世界。②根據(jù)學生個人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③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有計劃地進行教育。
德育方法:說理教育法、榜樣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實際鍛煉法、品德修養(yǎng)指導法、品德評價法。
(一)說服教育法
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說服教育法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說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語言說服和事實說服。
(1)語言說服法,指的是運用口頭和書面語言向學生講述道理,使學生明辨是非的方法。主要包括講解、報告、談話、討論、指導閱讀等方式。在題干中呈現(xiàn)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等給學生講道理來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認識,體現(xiàn)的就是語言說服法。
(2)事實說服法,組織學生接觸社會實際,用各種生動具體的事實來說服學生,使學生獲得直接經驗、形成正確的認識的方法。主要包括參觀、訪問、調查等形式。題干中,教師運用具體的事例或者帶領學生到實地進行參觀提高思想品德水平,體現(xiàn)的是事實說服法。
(二)榜樣示范法
用榜樣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優(yōu)異成就來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方法。用來示范的榜樣主要有家長和教師、同學、英雄人物、革命領袖、歷史偉人和文藝形象。例如,小明同學在學校中能夠做到愛護校園公物、保護校園環(huán)境等,教師讓全班同學像小明來進行學習,采用的是榜樣示范法;比較??疾榈墓耪Z,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三)實際鍛煉法
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方法。實際鍛煉法包括兩種形式:常規(guī)訓練;實踐鍛煉。
(1)常規(guī)訓練,教師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規(guī)章制度進行經常性的行為練習,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方法。常規(guī)訓練的內容和方式多種多樣,主要有學生守則訓練、課堂常規(guī)訓練、衛(wèi)生常規(guī)訓練、禮貌常規(guī)訓練等。例如,學生在上課時能夠遵守課堂紀律、回答問題舉右手、見到老師主動問好,都屬于常規(guī)訓練。
(2)實踐鍛煉,讓學生參加各種實際活動,在活動中形成優(yōu)良品德和行為習慣的方法。例如,學生參加植樹節(jié)活動提高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組織學生到敬老院打掃衛(wèi)生,讓學生形成尊老愛幼的良好美德。
(四)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
教師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感染和熏陶學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運用以境染情、以境觸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對受教育者進行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受教育者在認識上和情感上逐漸完善。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環(huán)境陶冶和藝術陶冶。
在這里我們需要注意抓住關鍵詞來做題,分別是潛移默化和耳濡目染,通過這兩個關鍵詞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情感陶冶是長時間形成的,例如,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開口說話。其次,在情感陶冶中還包括三種分類:人格感化,教師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熏陶學生;環(huán)境陶冶,利用所處的環(huán)境來產生影響,如孟母三遷;藝術陶冶,通過欣賞人文字畫、歌曲、影視劇等對學生產生影響。因此,在題干中體現(xiàn)了其中一個層面,我們就可以作答情感陶冶法。
(五)道德修養(yǎng)法(道德指導法、自我指導修養(yǎng)法)
教師指導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自我反省,以實現(xiàn)思想轉化及行為控制。品德修養(yǎng)是建立在自我意識、自我評價能力發(fā)展基礎上的人的自覺能動性的表現(xiàn)。道德修養(yǎng)法強調的是自評,例如,學生選取座右銘來激勵自己。
(六)品德評價法(獎懲法)
通過對學生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而予以激勵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發(fā)展。它包括獎勵、懲罰、評比和操行評定。品德評價法強調的是他評,通過獎勵來強化學生的優(yōu)良行為,通過懲罰來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
德育途徑:指學校教育者對學生實施德育時可供選擇和利用的渠道,又稱為德育組織形式。我國學生德育的途徑多種多樣,其中,德育的基本途徑:思想品德課與其他學科教學。
(一)思想品德課與其他學科教學
(二)社會實踐活動
(三)課外、校外活動
(四)共青團及少先隊組織的活動
(五)校會、班會、周會、晨會、時事政策學習
(六)班主任工作
例題解析
1. 有同學在班級丟了30元壓歲錢,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王老師通過講“負荊請罪”的故事,教育了拿錢的同學像廉頗將軍一樣知錯就改。不久,犯錯誤的同學把錢悄悄歸還了失主。王老師采用的道德方法是( )
A. 榜樣示范法
B. 品德評價法
C. 實際鍛煉法
D. 個人修養(yǎng)法
2. 班主任程老師通過生杏的酸澀和熟杏的香甜來教育以為早戀的初三女生,告訴她談戀愛和吃杏子是一樣的,中學生還沒有生長成熟,此時若談戀愛,就如同吃生杏子一般,只能又苦又澀,只有到成熟后再去品嘗,才會香甜可口,無比幸福,從而這名女生從早戀中走了出來。這體現(xiàn)了德育的哪一原則?( )
A. 知行統(tǒng)一的原則
B. 長善救失的原則
C. 有的放矢的原則
D. 疏導性原則
3.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體現(xiàn)的德育原則是( )
A. 理論聯(lián)系實際
B. 長善救失
C. 教育影響的一致性
D. 因材施教
4. 小學德育的基本途徑是( )
A. 課外活動和校外活動
B. 少先隊活動
C. 品德課和各科教學
D. 班主任工作
5. 材料:
開學不久,班主任賈老師發(fā)現(xiàn)明朗同學不喜歡學習,上課不認真聽講,經常做小動作,不按時完成作業(yè)。賈老師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發(fā)現(xiàn)明朗雖然有不少缺點,但也有優(yōu)點,需要肯定和鼓勵。于是,賈老師找他談話說:“你有缺點,但也有優(yōu)點,可能你自己還沒有發(fā)現(xiàn)。這樣吧,我限你在兩天內找找自己的優(yōu)點,如實向我匯報,不然我可要批評你了?!钡谌欤骼收业劫Z老師,很不好意思地說:“老師,我心腸好,力氣大,畢業(yè)后想當兵。”賈老師說:“這就是了不起的長處。心腸好,樂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這種人。你力氣大,想當兵,保家衛(wèi)國,是很光榮的事,你的理想很實在。不過當兵同樣需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需要有真才實學。”聽了老師的話,明朗臉上露出了微笑。從此,明朗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問題:
(1)結合材料,談談賈老師主要遵循了哪一德育原則?
(2)貫徹這原則有哪些基本要求?
參考答案
1. A
解析:榜樣示范法是用榜樣人物的高尚思想、榜樣行為、優(yōu)異成績來影響人物的高尚思想、情感和行為的方法。實踐鍛煉法是讓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在活動中鍛煉思想,增長才干,培養(yǎng)優(yōu)良思想和行為習慣。品德評價法是通過對學生品德進行肯定或者否定的評價而予以激勵或者抑制,促使其品德良好發(fā)展。個人修養(yǎng)法是教師指導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自我反省,以實現(xiàn)思想轉化及行為控制。王老師講“負荊請罪”的故事幫助學生以廉頗為榜樣,改正自己的行為,所以選擇榜樣示范法。
2. D
解析:疏導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升學生的認知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題干中,程老師在教育早戀的學生時,通過耐心的勸導,引導學生形成對早戀的正確認識,從而取得良好的效果,這體現(xiàn)的就是疏導原則。
3. D
解析:因材施教德育原則是指教育者應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個性差異以及思想品德發(fā)展的實際現(xiàn)狀,因材施教,引導學生,加強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耙话谚€匙開一把鎖”體現(xiàn)的是因材施教德育原則。故選D。
4. C
解析:品德課和各科教學是小學德育的基本途徑,其他選項是小學德育的途徑但不是基本途徑。
5.(1)材料中體現(xiàn)的德育原則是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發(fā)揚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克服消極因素,長善救失,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缺點。材料中賈老師能夠了解到并認可學生心腸好、樂于助人、力氣大等優(yōu)點,同時也教導學生要嚴格要求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體現(xiàn)了這一原則。
(2)貫徹這個原則的基本要求:①教育者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優(yōu)點和不足;
②教育者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條件,將學生思想中的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
③教育者要提高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能力,啟發(fā)他們自覺思考,克服缺點,發(fā)揚優(yōu)點。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