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二、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方法
(一)火災應急處理
1.發(fā)現(xiàn)火災后須立即撥打119報警。在報警電話中,要說明以下情況:起火單位、位置、著火物、火勢大小、火場內有無化學物品及類型、著火部位、報警人姓名、單位及所用電話等,并派人員在醒目處等候接車。
2.報警同時,開啟消防電源。打開應急照明設施和安全疏散標志。
3.在消防人員到達前,由滅火行動組盡力控制火勢蔓延。
4.若火場內有人員,則應用滅火器具減弱火勢對人員的威脅,全力疏散、搶救人員脫險逃生。
5.對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發(fā)生爆炸事故、燒毀重要物資、形成大面積燃燒等影響全局的情況,應列為主要方面予以處理。
6.滅火行動組應分秒爭,迅速行動,找準著火點,果斷撲救,抓住時機,不等不靠,為繼續(xù)開展全面深入的撲救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7.無關人員要遠離火場,保持道路暢通,便于消防車輛駛入。
8.撲救固體物品火災,使用滅火器;撲救液體物品火災,使用滅火器、沙土、濕的棉被等,不可用水。
9.不得組織幼兒滅火。
10.及時報告主管單位領導。
(二)地震屈急處理
為了保證發(fā)生地震時,幼兒園能快速、有序、安全地應急疏散師生,保護師生的生命安全。
如發(fā)生輕度地震,處理如下:
1.地震時如果幼兒在教室,當班教師教育幼兒不能慌張、哭鬧或隨意亂跑,要聽從教師的指揮,馬上組織幼兒有序疏散,疏散路線如下:大班、中班:幼兒從教室門跑步到操場。小班、小小班:依次按順序下樓,跑步到操場。
2.如發(fā)生地震時在室外,立即組織全部幼兒蹲下,并注意避開電線,大樹等危險物品。
如發(fā)生震動較大破壞性地震,處理如下:
1.如果幼兒在室內,不要試圖跑出樓外,因為震動特大,時間來不及。安全、有效的方法是,立即組織幼兒躲到兩個承重墻之間小的房間,如洗手間、廁所等;也可以躲在桌子、柜子等下面以及教室內側的墻角并且注意保護好頭部;趴下時,頭靠墻,使鼻子上方雙眼之間的凹部枕在橫著的雙臂上面,閉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千萬不要去窗下躲避;待地震減輕時,立即按疏散路線將全部幼兒疏散到一樓操場。
2.地震時如果幼兒正在睡覺,要立即叫醒幼兒,在震動激烈時,有序組織幼兒趴在午睡室通道上、躲在桌子下或墻腳下,待震動減輕時立即組織幼兒疏散到一樓操場,疏散路線及要求同上。
3.如果正在室外活動,教師馬上將幼兒集中到操場中間空曠場地蹲下,注意避開高大物體或建筑物.疏散幼兒到安全地方。
4.如果地震發(fā)生后因不能迅速撤離而困于室內、或被建筑物擠壓等千萬不要驚慌,要就近檢查幼兒身體狀況,并盡量為幼兒找到飲食,同時不能盲目采取措施,要懂得發(fā)送報險信號,等待救援。
5.時刻與幼兒在一起消除幼兒的恐懼心理。
6.做好地震后房舍安全檢查及加固維修、環(huán)境物品消毒等復課準備工作。
(三)急救方法
1.口對口吹氣
呼吸是人生命存在的象征。當患兒發(fā)生意外傷害,呼吸困難甚至停止時,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否則呼吸停止后2~4分鐘內就瀕臨死亡。人工呼吸就是用人為的力量來幫助傷員進行呼吸,后使其恢復自主呼吸的一種急救方法。人工呼吸的方法711%,這里介紹常用的口對口吹氣法。
(1)施救方法
①檢查患兒的傷情和呼吸情況,如呼吸微弱或停止,應馬上施行El對口吹氣法;
②暢通呼吸道:使患兒仰臥,松開其衣領,解開其衣服;頸部墊高,使其頭盡量后仰,要時將舌拉出來.以免舌根后墜阻塞呼吸道;檢查患兒口、鼻有無泥沙、雜草、痰涕和其他分泌物并予以清除,以保持呼吸道通暢;
③吹氣。
對小乳兒:
救護者深吸一口氣,用嘴銜住乳兒的口鼻,往里吹氣,每隔2~3秒鐘吹一次。吹氣時不要太用力,以其胸部隆起為度;吹完一次,把嘴松開,再壓其胸,幫助呼氣。這樣有節(jié)奏地進行,直到患兒恢復呼吸或將其送到醫(yī)院。若不見胸部隆起,可能呼吸道不通暢或吹起方法存存問題
對較大的兒童:
救護者深吸一口氣,捏住患兒的鼻孔以免漏氣,將口緊貼患兒的口,向口內均勻吹氣。吹氣量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吹氣量太大,會將患兒肺泡吹破;若吹氣量太小, 起不到作用。以患兒胸部隆起為度。吹完一口氣,嘴離開,放開患兒鼻孔,輕壓其胸, 幫助呼氣。這樣有節(jié)奏地進行,每3~4秒鐘吹一次,直到患兒恢復呼吸或將患兒送到醫(yī)院。如果患兒牙關緊閉,可對著鼻孔吹氣,方法同上。
(2)注意事項
①保持患兒呼吸道通暢;
②防止用力過猛。如有胸肋骨骨折或其他情況不宜做人工呼吸時應立即采取其他急救措施。
③如果患兒呼吸、心跳均停止時,應同時進行心臟按摩術。
2.胸外心臟擠壓法
兒童在生活中發(fā)生意外,心跳微弱或停止,可立即施行胸外心臟擠壓法。胸外心臟擠壓法是發(fā)生心跳驟停時,借助外力擠壓心臟和胸腔,輸送血液,以形成暫時的人工循環(huán)的方法。
(1)急救方法
①檢查患兒的傷情和心跳的情況。如脈搏微弱或停止,馬上施行胸外心臟擠壓。
②讓患兒仰臥,背部用硬物支撐,松開其衣服、腰帶,讓患兒仰臥于堅硬的木板或水泥地面上,絕不可在柔軟有彈性的床上進行胸外心臟擠壓,以免影響急救效果。
③胸外心臟擠壓。
新生兒:
手握患兒的胸,用兩拇指按壓其胸骨(在兩乳頭連線的中央),用力以壓迫胸骨下陷1厘米左右為度,每分鐘120次左右。
1歲以內的嬰兒:
左手托住嬰兒的背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壓胸骨偏下方,手指保持垂直,每分鐘80~100次左右。
1~8歲小兒:
救護者把右手掌放在患兒胸骨偏下方,左手壓在右手上,兩手交叉重疊按壓,使其胸骨下陷約2厘米左右,每分鐘按壓60~80次左右。
(2)注意事項
①患兒背部應有硬物支撐,否則,將影響胸外心臟擠壓的效果。
②擠壓部位要正確。不能擠壓左胸乳頭處,該處為堅硬的肋骨,不僅起不到擠壓心臟的作用.還可能導致骨折,傷及肺臟。加重傷情。
③用力要適度。按壓應平穩(wěn),用力要均勻,有規(guī)律地垂直按壓,不能間斷。如果患兒的呼吸、心跳同時停止,應同時施行口對口吹氣和胸外心臟擠壓??纱狄淮螝?,做心臟擠壓4~5次。
幼兒年小幼推,天文好奇,對各種事物都充滿極大的興趣,喜歡摸、探、嘗嘗、動動,缺乏自我保護能力,故易發(fā)傷害性事故。因此,保教人員除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和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外.還應掌握常用急救技術,以便對意外傷害進行快速而正確的處理。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