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請選出并將其代碼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1. 在教育調查研究中,為獲取相關資料而對一所學校或一個學生進行的專門調查屬于( ) A. 全面調查 B. 重點調查 C. 抽樣調查 D. 個案調查 2. 蘇聯(lián)十月革命勝利后,專門從事流浪犯罪兒童教育,著有《教育詩》《論共產主義教育》的教育家是( ) A. 克魯普斯卡婭 B. 加里寧 C. 馬卡連柯 D. 凱洛夫 3. 在外部條件大致相同的課堂教學中,每個學生學習的需要和動機不同,對教學的態(tài)度和行為也各式各樣。這反映了( )因素對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影響。 A. 遺傳素質 B. 家庭背景 C. 社會環(huán)境 D. 個體能動性 4. 在教育目的價值取向問題上,主張教育是為了使人增長智慧、發(fā)展才干、生活更加充實幸福的觀點屬于( ) A. 個人本位論 B. 社會本位論 C. 知識本位論 D. 能力本位論 5. 當前我國九年制義務教育學制年限劃分采取的是( ) A. “六三”制 B. “五四”制 C. 九年一貫制 D. 多種形式并存 6. 在教材編寫過程中,課程內容前后反復出現,且后面的內容是對前面內容的擴展和深化。這種教材編排方式是( ) A. 直線式 B. 螺旋式 C. 分科式 D. 綜合式 7. 主張課程內容的組織以兒童活動為中心,提倡“做中學”的課程理論是( ) A. 學科課程理論 B. 活動課程理論 C. 社會課程理論 D. 要素課程理論 8. 保加利亞學者洛扎諾夫在20世紀60年代創(chuàng)立的一種利用聯(lián)想、情境、音樂等強化教學效果的方法是( ) A. 綱要信號教學法 B. 探究發(fā)現教學法 C. 暗示教學法 D. 范例教學法 9. 我國古代教育文獻《學記》中要求“學不躐等”“不陵節(jié)而施”,提出“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這表明教學應遵循( ) A. 啟發(fā)性原則 B. 鞏固性原則 C. 循序漸進原則 D. 因材施教原則 10. 教師引導學生選擇有針對性的格言、箴言作為座右銘,以自勵、自警、自律,使其獲得教益的德育方法是( ) A. 說服教育法 B. 個人修養(yǎng)法 C. 環(huán)境陶冶法 D. 品德評價法 11. 在德育過程中,體現運用馬克思主義“一分為二”的辯證法認識學生的德育原則是( ) A. 發(fā)揚積極因素與克服消極因素相結合 B.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C. 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 D. 嚴格要求與尊重學生相結合 12. 王老師講課時,遲到的錢冰突然推門而入,同學們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學生的這種心理活動屬于( ) A. 無意識記 B. 有意識記 C. 無意注意 D. 有意注意 13. 如下圖所示,這個圖形雖不是封閉的,但我們知覺它時,通常不會把它知覺成四條分割的線段,而把它知覺成完整的圖形。這反映的是知覺的( )特性。 <E:\新排版\資格證試卷\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測試卷\123.tif> A. 整體性 B. 選擇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14. 耶克斯和多德森在研究動機強度與學習效率之間的關系時發(fā)現( ) A. 動機越低,學習效率越高 B. 動機越高,學習效率越高 C. 任務難度不同,其佳動機強度不同 D. 任務難度不同,其佳動機強度相同 15. 方雨認為社會法制應符合社會大眾權益,當它不符合時就應該修改。根據柯爾伯格理論,他處于道德發(fā)展的( )階段。 A. 服從與懲罰 B. 社會契約 C. 維護權威或秩序 D. 普遍倫理 16. 李紅學習了英語語法后,加深了對以前學過的中文語法的理解。這種現象屬于( ) A. 負向遷移 B. 垂直遷移 C. 順向遷移 D. 逆向遷移 17. 王悅接到高考錄取通知書已十多天了,仍心情愉悅,往常覺得平淡的事也能讓她很高興。這種情緒狀態(tài)屬于( ) A. 激情 B. 心境 C. 應激 D. 熱情 18. 人的高級心理機能是在一定社會歷史文化背景下,借助語言,通過人與人的社會交往而形成的。持這種觀點的心理學家是( ) A. 維果茨基 B. 喬姆斯基 C. 巴甫洛夫 D. 弗洛伊德 19. 上初中以來,劉俊突然好像不認識自己了,“我到底是誰?我將來做什么呢?”這類問題常常困擾著他。根據埃里克森的社會心理發(fā)展理論,他處于( )發(fā)展階段。 A. 親密感對孤獨感 B. 勤奮感對自卑感 C. 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 D. 信任感與不信任感 20. 王老師是數學老師,相當自信。他認為,只要他努力,就能提高數學學習困難學生的成績。這說明王老師哪種心理特征較好( ) A. 教學監(jiān)控能力 B. 教學應變能力 C. 角色認同感 D. 教學效能感 21. 汪娟近有一個毛病,寫作業(yè)時總覺得不整潔,擦了寫,寫了又擦,反反復復。她明知道這樣做沒有要,就是控制不住,她可能出現了( ) A. 抑郁癥 B. 焦慮癥 C. 強迫癥 D. 恐怖癥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22. 教育可以改變政治經濟制度發(fā)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