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特黄爽大片刺激在线|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亚洲中文字幕www网站|亚洲喷奶水中文字幕视频

      1. 【每日一練】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9月18日)

        時間:2017-09-18 17:36:50責任編輯:yaqi

        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2017 初中

        • *備考沒方向?
        • *考試時間不清楚?
        • *成績看不懂?
        • *考試內(nèi)容沒有掌握?
        • *拿證之后何去何從?
        • *別人上岸也這么難?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一、單項選擇題

        1.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說”和完整的紳士教育理論的學者是(  )

        A.夸美紐斯 B.洛克    C.裴斯泰洛齊  D.赫爾巴特

        2.在教育目標的分類中,美國教育家和心理學家布盧姆就學生學習結(jié)果劃分的三大領域是(  )

        A.知識、技能和技巧     B.知識、理解和應用技能

        C.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  D.認知、應用和評價功能

        3.馬克思認為,復雜勞動等于加倍的簡單勞動,這主要說明教育具有哪種功能(  )

        A.經(jīng)濟功能 B.政治功能    C.文化功能 D.人口功能

        4.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指導下,我國從清末開始試圖建立現(xiàn)代學制,在頒布的諸多學制中,第一次正式實施的是(  )

        A.壬寅學制      B.癸卯學制    C.壬子癸丑學制   D.壬戌學制

        5.教育的本質(zhì)特點是(  )

        A.影響人的身心發(fā)展  B.促進社會發(fā)展

        C.有目的地培養(yǎng)人     D.完善人的自身生產(chǎn)

        6.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xiàn)象,任何社會進步與個人發(fā)展都離不開教育。這表明教育具有(  )

        A.永恒性 B.依附性   C.時代性 D.獨立性

        7.在影響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諸多因素中,制約教育發(fā)展規(guī)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  )

        A.人口分布 B.生產(chǎn)關系    C.政治制度 D.生產(chǎn)力水平

        8.從課程形態(tài)上看,當前我國中學實施的“研究性學習”屬于(  )

        A.學科課程     B.拓展性學科課程

        C.輔助性學科課程 D.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9.在教學過程中,張老師經(jīng)常運用形象的語言描述,引導學生形成所學事物、過程的清晰表象,豐富他們的感性知識,從而使他們正確理解知識和提高認識能力。張老師遵循的教學原則是(  )

        A.循序漸進原則 B.直觀性原則

        C.因材施教原則 D.啟發(fā)性原則

        10.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它區(qū)別于一般認識過程的顯著特點是(  )

        A.直接性、引導性和簡捷性 B.直接性、被動性和簡捷性

        C.間接性、被動性和簡捷性 D.間接性、引導性和簡捷性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洛克反對天賦觀念,提出了“白板說”。

        2.C【解析】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個領域,每一領域的目標又從低級到高級分成若干層次。

        3.A【解析】教育再生產(chǎn)勞動力具體體現(xiàn)在:(1)教育使?jié)撛诘纳a(chǎn)力轉(zhuǎn)化為現(xiàn)實的生產(chǎn)力;(2)教育可以提高勞動力的質(zhì)量和素質(zhì),使之獲得一定勞動部門認可的技能和技巧,成為發(fā)達的和專門的勞動力;(3)教育可以改變勞動力的形態(tài),把一個簡單勞動力訓練成一個復雜勞動力,把一個體力勞動者培養(yǎng)成一個腦力勞動者;(4)教育可以使勞動力得到全面發(fā)展,提高勞動轉(zhuǎn)換能力,擺脫現(xiàn)代分工對每個人造成的片面性。題干的描述體現(xiàn)了第三條的內(nèi)涵。

        4.B【解析】“癸卯學制”主要承襲了日本的學制,是我國第一個實行的現(xiàn)代學制。

        5.C【解析】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現(xiàn)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質(zhì)屬性。

        6.A【解析】題干的描述體現(xiàn)了教育的永恒性。

        7.D【解析】教育發(fā)展的規(guī)模與速度取決于生產(chǎn)力發(fā)展所提供的物質(zhì)條件和生產(chǎn)力發(fā)展對教育事業(yè)所提出的要求。

        8.D【解析】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內(nèi)容之一。

        9.B【解析】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盡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的經(jīng)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比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識。顯然,題干的描述體現(xiàn)了對這一原則的應用。

        10.D【解析】教學過程作為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其特殊性表現(xiàn)在:(1)認識對象的間接性與概括性;(2)認識方式的簡捷性與高效性;(3)教師的引導性、指導性與傳授性(有領導的認識);(4)認識的交往性與實踐性;(5)認識的教育性與發(fā)展性。

         


        2025教資上岸大本營

        • 考試公告
        • 成績查詢
        • 資格認定
        • 備考講座

        掃碼進群,備考路上不孤獨,互幫互助,共同上岸!

        點擊打開
        收藏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

        — 登錄賬號,免費查看完整備考資料 —

        每日一練

        歷年試題

        面試寶典

        時政熱點

        歡迎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