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認識質量單位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建立1千克的質量觀念,能正確使用稱稱物品。
【過程與方法】
通過認識質量單位千克的過程,提升動手操作及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會數(shù)學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千克的認識。
【難點】建立1千克的質量觀念。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質量單位“克”。
提問學生:生活中還見到過哪些計算重量的單位?
學生根據(jù)生活經驗能夠想到斤、公斤、千克。
引出課題《千克的認識》。
(二)講解新知
1.認識“千克”
教師明確:計量比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單位。
大屏幕展示生活常見物品的圖片,組織學生觀察,讀取數(shù)學信息。
學生通過觀察能夠得到:洗衣液的凈含量為5千克,一箱蘋果的凈含量為25kg。
教師明確:“凈含量”指桶里、箱里的物品實際有多重。
組織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哪些地方還見到過用“千克”計量的物品。
2.感受1千克的重量
教師明確1千克=1000克。
出示課前準備好的食鹽,讓學生觀察每袋食鹽的重量,思考1千克有多重。
學生根據(jù)封袋信息,能夠知道1袋食鹽重500克,2袋食鹽重1000克,即1千克。
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感受2袋食鹽的重量,并說說身邊還有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約是1千克。
3.認識秤
教師明確生活中有很多以“千克”作單位的稱,展示教材三種稱的圖片,順勢介紹稱上的最大數(shù)值即為稱量物品的最大重量,超過之后便不能進行稱量,稱量物品時指針指到幾就表示物品是幾千克。
以小組為單位利用課前發(fā)放的盤秤稱量手邊的物品。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規(guī)范操作。
(三)課堂練習
填上適當?shù)膯挝弧?/span>
1個蘋果約150() 一箱(12瓶)牛奶約3()。
(四)小結作業(yè)
小結: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回家?guī)蛬寢尫Q一稱買的水果和蔬菜。
四、板書設計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