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活動設計指導】
小班故事活動《下雪了》
一、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雪花的基本特征,知道故事中小動物說雪是鹽和糖的原因。
2.技能目標:能夠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和對話,學會分辨鹽、糖、雪。
3.情感目標:萌發(fā)對雪的喜愛之情,感受參與語言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知道雪花的特點,理解故事中小動物認錯雪的原因。
2.活動難點:能夠說出雪花的特征,感受語言活動自由表達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故事情節(jié)圖片,雪花圖片,小動物的頭飾,鹽和糖。
2.經驗準備:幼兒在生活中已經見過雪景。
四、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歌曲導入
教師演唱歌曲《雪花和雨滴》,提問幼兒歌曲中的季節(jié),激發(fā)幼兒對故事的興趣,引出活動主題。
師:小朋友們好,誰能告訴老師歌曲里唱的是什么季節(jié)?那講到冬天你們會想到什么?冬天的感覺是什么樣的?
(二)活動展開
1.教師結合圖片分段講述故事內容,幼兒初步了解故事情節(jié),感知不同小動物的特點。
(1)教師講解故事的前半部分(小動物對話),提問幼兒小動物的叫聲和對話,并請幼兒大膽猜想飄落的物體。
師:故事中出現了哪些小動物?小狗說天上下的是什么?小貓說天上下的是什么?老母雞又是怎么說的呢?小朋友們你們認為天上下的是什么?
(2)教師講解故事的后半部分(小朋友對話),驗證幼兒對雪的不同猜想。
師:剛才小朋友們猜天上飄落的是雪,小朋友們可真聰明,都說對了!
2.教師結合雪花的圖片,引導幼兒說出雪花的特征,幫助幼兒理解小動物們認錯雪的原因,通過讓幼兒聯想經驗,發(fā)現鹽、糖、雪的不同。
師:故事里面的雪花是什么樣子的?你們見過雪嗎?雪是什么樣的?鹽、糖和雪一樣嗎?誰想來嘗一下糖、鹽的味道,告訴大家是什么味道的?
教師小結:原來是因為雪白白的,糖和鹽也是白白的,所以小動物才會說雪是糖和鹽,它們外形確實很相似。不過雪是冰冰涼涼、沒有味道的,放在溫暖的地方很快就融化成水了,而糖是甜甜的,鹽是有咸味的,常溫下不會融化。小朋友可要分清楚哦。
3.教師組織幼兒一起扮演小動物玩“天氣預報”游戲,幼兒齊念口令快樂游戲,感受語言活動表達的快樂。
師:還記得好玩的天氣預報游戲嗎?老師準備了許多小動的頭飾,請小朋友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待會一起和老師念口令,模仿頭飾上小動物叫聲回答“我不怕”。小朋友們準備好了嗎?
口令:下雪了下雪了,小狗說:汪汪汪、我不怕!下雪了下雪了,小貓說:喵喵喵,我不怕!下雪了下雪了,大公雞說:喔喔喔,我不怕!雪花雪花真美麗,雪白雪白涼冰冰。
(三)活動結束——自然結束
教師總結雪花的特點,表揚幼兒的發(fā)言表現,自然結束本次活動。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下雪了》,知道了雪花是無色無味的,溫度升高就會融化,只有冬天寒冷的天氣才會下雪。小朋友們模仿小動物的叫聲模仿的也很形象。
五、活動延伸——家園共育
請小朋友回家與父母分享《下雪了》的故事。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