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2019小學美術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及答辯試題《海底世界多奇妙》
《海底世界多奇妙》
試講
1. 題目:海底世界多奇妙
2. 內容:
3. 基本要求:
(1)試講時間約10分鐘;
(2)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教學;
(3)體現教學重難點。
答辯題目
1. 談一談你是怎樣突破重點的?
2. 你如何理解教學內容要科學合理?
【試講答案】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小學美術組的01號考生,我試講的題目是《海底世界多奇妙》,下面開始我的試講。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恍屡笥眩蠹沂遣皇嵌己芟胝J識他?那么請看下面這段視頻,讓我們先來猜一猜這位新朋友的職業(yè)是什么?
師:A同學說得很好,從這位新朋友的著裝上看,他是一名潛水員。同學們想不想和他一起漫游海底世界呢?現在讓我們一起和潛水員到奇妙的海底世界看看吧!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海底世界多奇妙》。
二、講授新課,探究體驗
師:現在,我們再看一個關于《海底世界》的紀錄片片段,請問哪位小朋友知道海底世界的故事?
師:B同學講的故事真精彩,現在老師也給大家講一個海底世界的故事:在距離我們很近、又很遙遠的地方,有一片廣闊的深藍色的海洋世界,那里生活著無數只小魚和大魚,他們天真爛漫、和平友好、生活無憂無慮。大家看大屏幕上的圖片,這是魚兒們生活的海底,是不是非常美麗?那小朋友們想一想海底還有哪些奇妙的生物呢?
師:同學們回答的都很對,他們住在珊瑚和貝殼建造的小屋里,吃著五顏六色的海底美食,許多小魚不但成為了好朋友,也結識了可愛的海龜、漂亮的水母、活潑的小蝦、嚴肅的大鯨魚等海洋生物。小朋友們都非常聰明,知道這么多的海洋生物,那么他們都是什么顏色呢?
師:老師總結一下同學們的答案,有灰色的鯨魚、拖著綠殼的海龜、透明的水母、五顏六色的海星和珊瑚……那么他們都是什么形狀呢?
師:半圓的烏龜、五角形的海星、扇形的扇貝等。這么奇妙美麗的海底世界,大家想不想用你們的畫筆把它表現出來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創(chuàng)作出你想象中的海底世界吧!
三、示范講解
師:請小朋友們看黑板,老師給大家講解一下繪畫步驟。首先,我們需要構思自己的畫面內容并進行起稿。接著,在起稿的基礎上進行勾線描邊。后,進行涂色。在作畫過程中需要注意構圖中的遮擋關系和前后關系,要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注意顏色的運用,保持畫面的干凈和整潔。
四、出示作業(yè)要求
師:請同學們設計一幅奇妙的海底世界圖畫,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作手法不限。要求在創(chuàng)作的形式上要新穎,注意顏色的搭配。
五、實踐展評
師:同學們創(chuàng)作的海底世界都非常美,那有沒有同學愿意上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創(chuàng)作的海底世界?C同學,你來分享一下吧。
師:C同學講得非常好,那再請一位同學對該同學的作品進行一個簡單的點評。通過自評和同學之間的互評,老師也做一個簡單的評價,通過這幅畫,能夠看出C同學在繪畫時非常用心,也經過了認真思考,他的畫面富有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力,并且畫面構圖飽滿、色彩豐富,下次再進行創(chuàng)作時,下筆再果斷一些、大膽一點會更好。
六、小結作業(yè)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在海底世界中暢游,認識了許多海洋生物,并且能夠辨別不同種類的海洋生物,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都能夠創(chuàng)作出一幅自己想象中的海底世界。后,老師再給大家布置一個作業(yè),課下請同學們針對自己的作品創(chuàng)編一個海底小故事,下節(jié)課上課時請幾位同學跟大家一起分享。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里。
七、板書設計
海底世界多奇妙
海洋生物:海龜、鯨魚、海星、水母、珊瑚
半圓→烏龜
五角形→海星
扇形→扇貝
我的試講到此結束,感謝各位考官的聆聽。
【答辯答案】
1.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創(chuàng)作海底世界的圖畫,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由于年齡段特征,主觀形象思維占主導,有意注意力并不集中,有趣、有視覺沖擊性的內容更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因此在講授過程中我設置了情景帶入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海洋生物,播放視頻帶領學生暢游海洋館,和海洋生物近距離接觸,此時他們對海底世界更是充滿了好奇和欣喜,借此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由此突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
2. 教學內容是課堂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好的課堂教學內容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教師應該正確理解并根據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水平和特點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確定重點和難點。
第二,精選具有基礎性、范例性和綜合性的學科知識,做到既適合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又能滿足教材的教學內容。
第三,內容具有挑戰(zhàn)性,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維果斯基的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告訴我們,教學應該走在發(fā)展前面,我們設置的教學內容要讓學生能夠“跳一跳摘到桃子”。
第四,要重視教學內容的文化內涵,體現科學性、人文性和社會性的融合。
后,要關注教學內容的實踐性,密切聯系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實際。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