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課 題: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內容:教材第38、39頁例1、例2及“做一做”和練習八和第1—3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操作等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
根據角的特征辨認角。
教法與學法:
教法:嘗試指導法。
學法:自主探究法。
教學準備:
剪刀1把、三角尺1塊、白紙1張;直尺、各種形狀的實物若干;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白紙各7張;長條12根;圖釘若干。
教學步驟:
生活引入,揭示課題
感知生活中的角。
課件展示實物(剪刀、鐘面、三角尺)。
找一找以上實物中角分別在哪兒,引導學生將角比畫出來。
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揭示課題。
通過探索,知道了角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今天我們就一起去認識角。(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實踐感知,建立表象
畫一畫,剪一剪。
學生自己選擇工具畫角剪下來。
集體交流。
摸一摸,探究角的特點。
閉眼想像角的樣子。還可以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比畫比畫。
活動操作、鞏固應用
找一找。
明確活動要求:不用眼睛看,在學具盒中摸出一個帶角的圖形。
反饋摸出的圖形。
分組交流,每個圖形的角在哪兒?
用手勢反饋。
做一做。
交代活動要求。
學生選擇喜歡的學習方式開始活動。
組織學生參觀作品。
學生質疑,評價。
總結提升
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角,關于它你了解多少?
延伸:關于角,你還想知道什么?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角的認識是低年級學生對幾何平面圖形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一種飛躍。因此要重視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要從生活中抽象出角。同時使學生在認識角的過程中,體會教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發(fā)展教學思維。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